黎平县:“五个一批”织牢“就业网”

2020年12月31日14:55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黎平县人民政府网消息:今年以来,黎平县紧紧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工作思路,把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稳就业为目标,以就业创业扶贫为抓手,通过“五个一批”,促进就业24.54万人,不断织牢“就业网”。

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就业一批。强化定点服务,实时对接,加强与杭州、台州、温岭、义乌、瑞安、深圳、东莞等集中务工输入地信息对接、运输对接、健康检测对接,采取免费包车、免费包专列等方式为返岗就业群众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无负担”出行服务,推动农民工特别是贫困劳动力有组织、成规模、分批次有序就业。一年来,有组织劳务输出9.46万人,其中省内2.81人、省外6.65万人。

依托产业发展引导就业一批。以林下经济发展和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大力发展“两茶一药”等主导产业,大力推广“返租倒包”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近就业岗位,特别是灵活就业岗位,构建产业发展和就近就业双赢格局。一年来,在涉农产业方面累计组织实现就业9.59万人。

创建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一批。连续两年把创办就业扶贫车间列为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盘活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公租房等国有资产5万余平方米,投入专项资金1193.05万元,大力创办厂房式、合作社式、居家式以及“互联网+”式就业扶贫车间391个,挂牌认定252个,全面满足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创建扶贫车间257个,为贫困劳动力提高就业岗位1.2万个,带动82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强化技能培训助推就业一批。通过遴选,引入优质的培训机构、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工作硬件。同时,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和群众意愿,以提高农民工自身“造血”功能及激发贫困劳动力就业内生动力为导向,大力开展定向型、订单型、输出型和扶智型培训,不断提升贫困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努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一年来,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48期10916人,培训后就业8817人,就业率达80%以上。

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一批。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深度贫困村为重点,用好就业援助岗开发政策,全力帮助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和家庭负担重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和搬迁对象通过完成村庄(社区)保洁、河道清理、卫生消杀、生态护林、农村管水等岗位任务进行兜底安置,获得劳动报酬,实现增收脱贫和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双赢。目前,开发扶贫公益性类就业岗位9079个,确保7511名贫困劳动力和易地移民搬迁劳动力实现兜底就业。(黎平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