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寒风萧瑟,清澈见底的镇宁自治县桂家河河水环高荡村流过,数只鸟儿从空中掠过,青山、绿水、石桥构成一幅清新的画卷。
美丽画卷的背后,离不开安顺市河长、检察长“两长巡河”的作用。
桂家河属珠江流域分水系,以前,高荡村部分村民违法搭建建筑物,进行无证无照烧烤经营、水上娱乐等活动,严重影响乡村风貌和生态环境,妨碍河道行洪安全。
尽管镇宁自治县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级河长先后向违法村民下达责令整改限期通知书,多次劝导并督促整改,但当事人迟迟未履行自行拆除义务。
今年3月,针对该河段周边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违建问题,镇宁自治县县长、桂家河县级河长潘登岭现场督促并安排整改,与检察院形成联动机制。
镇宁自治县检察院对该线索进行多角度审查分析,派出专职委员多次巡河,收集相关证据,紧紧围绕村民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经营等现象,认真查找法条,向镇宁自治县自然资源局、水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及市场监管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
在镇宁自治县检察院督促下,多家行政机关对该流域河段存在的违法建筑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于今年6月联合镇宁宁西街道组成强拆组,仅用1个多月时间,桂家河高荡村流域的河道违法建筑全部依法拆除。
如今,高荡村违建烧烤棚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高荡村将经营烧烤等餐饮事业的村民统一规划到新建区域内,规范经营活动。
不仅仅是高荡村,安顺市探索建立“河长+检察长”两长网格化联动监管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公益诉讼前检察建议推动水务等多部门依法履职、联动执法,一条条河流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2019年12月,安顺市人民检察院和安顺市河长制工作办公室联合开展“两长护河大巡察”活动,并组织多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谁污染谁负责”原则,督促煤矿企业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今年2月,安顺市人民检察院与安顺市河长制办公室共同制定出台《关于依法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推进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加强检察机关与河长办的协作配合,形成助推安顺市河长制工作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健康发展的整体合力,以最少的行政和司法投入,切实加快河湖管护问题的解决。
《方案》细化两长巡河、信息共享、协作办案、线索移送、检察建议的整改落实、提起公益诉讼和执行公益诉讼裁判七项工作任务;确立检察机关与河长办联席会议、联合督办、同步执法、业务培训和研究协作五项工作机制,通过加强沟通协作,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共同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不断完善河湖保护领域案件办理和法律监督,推动河长、检察长履职机制体制规范化。
截至目前,安顺市共开展河长、检察长“两长巡河”12次,参与的各级检察长19人、各级河长55人、河长制各成员单位66个。(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