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朋)近年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载体,以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为依托,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重要手段,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全面推动市场诚信建设。
扎实推进企业年报信息公示工作。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多种方式指导企业申报年报,未按照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企业,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连续三年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而仍未履行信息公示义务的企业,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这部分企业将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授予荣誉称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推荐、银行贷款等事项上受到限制或禁入。
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据法定授权事项,取消了原有“固定频率、固定企业”的日常环境监管方式,将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的方式作为企业依法经营的“紧箍咒”,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律意识,促使企业守法经营成为自觉,推动市场秩序规范有序。
建立健全诚信“红黑榜”制度。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不定期推出诚实守信典型和曝光违法失信案例,并建立示范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对列入诚信红榜的企业和个人,在行政许可、品牌建设、社会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对进入失信黑榜的企业和个人,会被列为各项检查或抽查的重点对象,这些对象将被约谈、预警或黄牌警告。
不仅如此,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利用12315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广告宣传,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相关线索,市场监管部门随时会把经营者被投诉的线索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强化信用约束和社会监督,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
据了解,今后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会通过更多方式引导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文明经营,让企业诚信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创建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来源:遵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