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新蒲:写好“四字”文章 文明村镇创建全覆盖

2020年11月25日14:18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蒲新区制定《遵义市新蒲新区“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年行动方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揽,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写好“四字”文章,分年度、分层次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目前,已成功创建县级文明村镇55个、市级6个、国家级1个、申报创建省级3个,实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全覆盖,文明实践氛围更加浓厚。

坚持“富”字为先

“富”字为先。

紧紧抓住生活富裕这个根本,以振兴产业为重点,坚持把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摆在首位。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领富。选派“洋专家”(教授等)深入产业基地科学种养,引导“土专家”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准种养,培育和发展了辣椒、高山葡萄、大闸蟹、蔬菜、水果等优势农业产业和品牌,调整优化结构。以“坝区”建设为载体,依托“黔货出山”,将各种农产品卖进城市、走向市场,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呈现出农业产业多样化升级发展、农民多渠道增收的格局。二是推动旅游业发展带富。各镇通过以“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筑巢引凤,打造休闲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涌现出了农博园、樱花谷、红叶谷、漫花谷、云门囤等旅游景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7000元提升到2019年的15680元,群众的腰包真正鼓起来了。

坚持“学”字当头

“学”字当头。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从源头上提高新一代农民综合素质。一是学文明礼仪。活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充分发挥农民讲习所、院坝会、农家书屋的主要作用,开展“厉行节约”“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勺公筷”、礼仪知识等宣传活动,大兴文明礼仪之风,打造沙滩村、灵犀社区2个,树立农村良好道德风尚,逐步引导农民群众文明健康生活。二是学政策法规。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充分利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村通喇叭等作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传进农村,让农民群众感恩新时代,逐步提高思想觉悟。深入推进《民法典》《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遵义市城市文明建设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让市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

坚持“乐”在其融

“乐”在其融。

坚持大型活动示范引领,小型活动深入人心。一是传统节日示范引领。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农民丰收节”“新市民·追梦桥”“火锅文化节”等系列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实行每镇(街道)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传统节日等大型活动。近年来,共举办春节、元宵、重阳等系列文化活动80余场次,深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文明遵义·新蒲行动”9场次,呈现出群众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二是小型活动深入人心。全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镇、村积极依托现有平台,深入开展广场舞比赛、文化下乡、电影下乡等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

坚持“美”在其中

“美”在其中。

坚持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载体,辖区所有村镇同安排同部署。首先美环境。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新蒲”为抓手,着力整治镇(村)野广告、污水横流、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并将不文明行为有机融入到《村规民约》中,实行网格化管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开展村庄美化、亮化,有力整治以往镇(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其次美化心灵。在村镇积极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婆”“最美儿媳”“模范丈夫”模范典型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关心献给家庭”的“三心”教育。大力实施“关爱农民工、关心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的“三关爱”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与传统家庭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如今呈现出乡风文明、山水相依、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新风尚。(文/图 李沈)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