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端上了“牛饭碗”

2020年11月21日09:33  来源:贵州日报
 

岑巩县客楼镇毛湾村村民 李家武

“人只要勤快肯干,过上好日子是早晚的事。”我叫李家武,今年56岁,是岑巩县客楼镇毛湾村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一辈子没出去打过工,就在家里“打转”。几十年的农村生活,让我拥有了一双勤劳的手。靠着这双手,我将两个女儿拉扯大,让她们成家立业;也靠着这双手,我创业搞起了养殖,摆脱了贫困,成为我们村有名的养牛户。

以前,我做贩牛生意。由于对市场行情、销售渠道、利润空间等信息非常熟悉,我就有了养牛的想法,却一直缺乏创业的启动资金。

转机出现在2017年,养牛扶贫产业的春风吹到了我们镇,我抓住这个机会,用因户施策的2万元以及5万元特惠贷作为启动资金,买了3头母牛,投身到养牛行业中。自此,我的身份也从农民变成了牧民。

“走、跟起……”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每天我都早早起床,将30多头牛赶到坡上吃草。晚上,又把它们赶回家。得益于毛湾村天然的草料资源,我在养牛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天然放牧养殖,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成本,还保障了肉质,为我的销售好口碑打下了基础。

母牛生下幼崽、幼崽慢慢长大、又繁衍出新的幼崽。如此循环,我的养殖规模也随之扩大。但要真正做强,技术是块重要的敲门砖。为此,我抓住机会,积极参加镇里每年举办的养殖技能培训,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取经,再加上自己摸索,端上了“牛饭碗”。

今年,光靠卖牛我就收入了10多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养牛虽然很辛苦,但是靠自己的双手辛勤付出,我十分开心。接下来,我还要更加努力,在小康路上继续前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欢 整理)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