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先进女性代表韦丽君:情系桑梓恋故土投资兴业建家乡

王秀芳

2020年11月20日08:1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韦丽君作宣讲。王秀芳 摄
韦丽君作宣讲。王秀芳 摄

30年前,韦丽君拼命读书,如愿“逃离”一贫如洗的家乡;10年前,她又毅然回乡,投入全部积蓄开发乡村旅游。“我的家乡是桐梓县芭蕉镇,名字很好听,但基础设施差、常年缺水,加之山高林密,乡亲们只能守着未开发的土地种植传统农作物,日子过得紧巴巴。”提及被穷困笼罩的芭蕉,韦丽君直言不堪回首。

2000年,韦丽君已是桐梓县邮政储蓄所极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但天性有股闯进的她辞掉了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在全县开办了首家农家乐。很快,她就挣到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眼看着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周边不少居民也纷纷效仿。

2001年,时任芭蕉镇党委书记的雍思强找到韦丽君,希望她能去芭蕉投资兴业。“没有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差,投资风险大,稍有不慎,可能血本无归。”韦丽君也曾去过芭蕉考察,但现实情况常常让她望而却步。见韦丽君不开口,雍思强长叹一声,缓缓地说:“如果连你都不回去投资的话,我们干部每人凑几万元,也要把集镇开发搞起来。”

“作为一名商人,企业盈利是公司的目标。但雍书记的话深深打动了我,作为土生土长的芭蕉人,我应该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2010年,韦丽君带着多年创业积攒的500万元回到久违的家乡,规划建设小集镇。通水电、修路、平整场地……基础设施完备后,韦丽君500万元的积蓄已所剩无几,但建房还需要大量石料,芭蕉并没有石材厂,她又贷款自建石材厂。

历经7个月的艰难施工,新区建设初具规模,动员搬迁时,村民却无一人响应。“搬下来居住环境是改善了,但没有土地,我们吃什么?”村民的话让韦丽君陷入沉思。她想芭蕉虽然基础设施薄弱,但山清水秀,夏季气候凉爽怡人,又靠近“火炉”重庆,避暑游市场前景广阔,若是发展得当,既可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又能解决就业,一举两得。

重新理清发展思路后,韦丽君前往芭蕉在外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广东东莞市,游说他们一起回乡创业。然而,村民们根本不相信在交通基本靠走、防盗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的芭蕉,会有重庆游客来避暑旅游。“乡亲们不相信是因为没有看到成果,如果我能带头引来游客,他们一定愿意返乡创业。”韦丽君做出了一个大胆又冒险的决定——增资2000万元发展乡村旅游。

很快,第一栋小楼建起来了。韦丽君带着7位村民在重庆租了间民房,每天头顶烈日走街串巷派发传单,不厌其烦地推介芭蕉的山水,还曾因保护意向性客源资料被竞争对手殴打。“个中滋味,只有我们知晓。”韦丽君的坚韧终究没有白费,他们终于凑齐了第一批15名重庆游客。本以为一切均已安置妥当,但韦丽君第二天一早就接到重庆游客要求返程的电话,她不敢怠慢,赶紧将游客安全送回重庆。后来才知道,尽管已在硬件设施上做了改造,但村民的服务理念、烹饪方式及卫生习惯仍达不到游客要求。

“不能因服务跟不上就功亏一篑。”韦丽君立即召集村民从烹饪培训、接待礼仪、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改,整改完成后,她又奔赴重庆做推介。因为前期积攒了经验和资源,很快就迎来第二批游客,镇里的旅馆几乎爆满。至此,芭蕉镇的乡村旅游逐渐步入正轨。更让韦丽君欣慰的是,看到家乡发展向好,不少在外打工的人纷纷拿出积蓄改造旧居,接待游客。2013年,芭蕉镇乡村旅馆增加至52家,短短一个夏季就有700多万元收入,还带动了当地土特产和农副产品的销售,韦丽君成功了。

看到芭蕉避暑旅游市场火爆,重庆多家房地产公司也纷纷进驻,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看到热火朝天的开发场景,乡亲们笑了,我也笑了,在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中,我和我的乡亲们靠着勤劳和不服输的劲头站起来了。”韦丽君说,随着习正高速的开通,芭蕉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过去经历的苦和累,也都在不懈的奋斗中升华成人生宝贵的经历。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