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遵义市汇川区高桥街道获悉,该街道党工委以“四化”为抓手,从能力素质、队伍结构、日常管理、活动开展四个方面发现问题、探索措施,形成常态化、系统化管理,抓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能力素质专业化,抓住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这个关键,每季度进行街道党建工作调度,按照专业对口、业务相近要求,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干部针对性跟班学习、轮岗交流。基层党组织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三会一课、专题研讨、外出学习等,注重学习实效,不断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全街35个党组织每年开展党内生活达450余场。
该街道党工委每年年初研究发展党员计划,并突出队伍结构合理化,注重从退役军人、带头致富人、非公企业管理人员、35岁以下高素质青年中发展党员,严格按程序完成发展党员任务,由街道纪工委牵头,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联合公安、纪检等多部门,对新晋社区“两委”人员开展背景联审联查,及时清退“问题”人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依托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汇·红云”等智慧党建平台,建立管理员队伍,逐级进行培训。突出日常管理科学化,全面开展党组织及党员信息采集工作,在册党员527人。推动基本制度“线上”“线下”同步落实,结合季度党建调研排查,落实党组织、党员积分管理细则,把平台综合数据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和年度党员民主评议,实现党员评价立体化、日常化。
充分利用遵义红色资源,通过经常性开展参与式、体验式、感悟式教育活动,突出活动开展经常化。利用红色课堂集中培训,组织党员到娄山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64党员政治生活馆、大发渠等,深入模范先进,倾听先进事迹。结合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学习强国、“汇·红云”等线上平台,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分享学习心得,丰富主题党日形式,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等50余次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红色能量”聚合力。(邓婕 杨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