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脱贫故事:大山深处的脱贫梦

2020年11月12日16:41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我是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新桥组建档立卡户李祖兵,家庭人口4人,夫妻二人均为三级残疾,2013年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2019年9月实现脱贫,脱贫路上总有一些艰辛的历程和心酸的故事。

新桥组位于大山深处,以前交通不便、耕地贫瘠、住户分散,是田坎村典型的边远贫困村寨。我们两夫妻不仅残疾,也没有读过书,不会什么技术,甚至连干农活都不利索,还要供二女儿上学,家庭一贫如洗,常常东拉西借勉强维持生计。

2013年底,村干部带着几个陌生的驻村干部到我家,问了我家许多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没过多久就召开村民组会议评议我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说通过审批后就可以获得很多帮扶。当时,我真什么也不懂,也没太在意,总认为帮扶也就走走过程,填写些数据,吹些散牛而已。然而,在以后的时间里,帮扶干部隔三差五的到我家,嘘寒问暖,先看房再看粮,翻坛倒柜看油盐,走到屋里看衣裳,最后还要看看床,他们边看边问边记录,对我家作了全面了解,农闲夜间他们也会到我家拉家常,耐心给我们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传递致富信息,鼓舞脱贫士气,一来二去我们也成了知心朋友,更像亲戚一样亲热,几天不见还会念叨,女儿也亲切地叫他们“干部叔叔”。

“住房就像一个窝,如果窝都湿了还怎么生活,你有没有想过把房子盖好,把损坏的地方修整好?有什么困难我们帮你”,驻村干部语重心长地询问我。我不停地点头说“当然想啊,可是我没钱,又不能自己动手干,实在没办法呀”,然后几位帮扶干部说:“只要你有这个想法就行了,你只需要做一些辅助工作,余下的事我们解决”。一夜长谈之后的第二天,帮扶干部就带着几个师傅到我家,总共四天时间就让我家房顶焕然一新了,再大的雨也安心了。

我们新桥组没有适合的饮用水源,村民散居无法实现集中供水,几乎每家都在房前屋后挖井储水使用,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影响了生活质量,帮扶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反复上报沟通,2018年终于在田坎村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集中供水厂,一期工程就覆盖了新桥组,还聘请了专业管水员,实现了分散供水和集中供水双保障,现在我家都养了4头猪,40只鸡,还在家门口挖了个小鱼塘,多了些赚钱门路。

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帮扶干部常常鼓励我们自强自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几年来,在帮扶干部的关心支持下,进组道路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通过自己动手、换活、请人帮忙等形式,先后进行了改厕、改厨,添置了衣柜、新电视机等,2019年还新建了6㎡的洗澡间,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好改善。其间,最让我感动的是修建洗澡间这件事,当时扶贫办答应补助1000元,而我自己身无分文,根本没有修建洗澡间的能力,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双福知道我的困难后,主动找我商量,鼓励我抓住机会,充分利用家里旧砖、粗砂、木材等资源抓紧修建,不足资金由帮扶干部协助解决。于是他带头帮我买了1500元的墙砖地砖,包车亲自给我送到家里,其他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也纷纷出资出力,帮我买水管、便盆、水龙头等,村里还请了专业师傅帮我安装,仅用了20来天就全部修建完成了。

基础设施的改善并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我既不能出门打工,又当不了老板,也成不了种养殖大户,脱贫之路确实很难。但帮扶干部除了让我鼓足干劲抓好农业生产以外,还帮我想办法谋出路,积极联系相关企业让我农闲时就近打工,同时还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搞好就业扶贫,让妻子刘天翠打扫进组主干道路,每月领取补助金400元,我也成了一名护林员,每月可获得800元补助,每月领取低保金600元左右,每年种养殖收入12000元,灵活就业务工收入8000元,家庭年收入可达40000多元,人均年收入10000余元,通过几年的艰辛,我家真正走出了困境,圆了我多年脱贫梦。

脱贫成效需要持续巩固,我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帮扶干部的关心支持下,彻底克服等靠要思想,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绝不当脱贫致富的掉队者。(邹凤才记录整理)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