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鹃管理区仁和乡朝阳村驻村第一书记 汪吉顺
“汪书记,你来啦,娃娃们国庆放假回来一直想约你到家里吃个饭呢。她们回学校的时候,还念叨着要当面谢谢你。”近日,我到结对帮扶对象罗朝礼家中走访时,罗朝礼妻子王举秀停下了手中的活,邀请我到家里坐。
走进罗朝礼家,看见墙上密密麻麻的奖状,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回想起了驻村帮扶的一幕幕画面。
我叫汪吉顺,2017年12月,到百里杜鹃管理区仁和乡朝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罗朝礼是我结对帮扶的对象之一,他是朝阳村苦竹二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人口8人,其中在校生6人。我在同罗朝礼谈心的过程中,发现了他有让孩子辍学的念头。
后来,通过多次入户走访,了解罗朝礼家实际情况后,我从帮助王举秀就业、落实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向各部门争取资金和社会援助、申请各项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逐步帮助他家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读高中有补助,读到大学还有。此外,还有爱心人士、爱心集团的帮助。”我不厌其烦地向罗朝礼解释助学措施,告诉他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就是教育。
思想疏通后,罗朝礼从最初的抗拒、逃避,到主动寻求改变,支持孩子的教育。他的孩子们也刻苦用功,收获了好成绩。三个孩子,分别在2018年、2019年、2020年,被江西师范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对我来说,帮扶工作是“扶贫”,更是“扶智”。要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