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三聚焦”推进村级振兴人才培育

2020年11月08日10:45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年来,习水县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以“培养好”提升队伍素质,以“帮扶好”统筹人才资源,以“用得好”创新发展环境的“链条化”培养体系,整合各类师资和社会资源,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村级后备力量和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双培养”工程。

聚焦“培养好”提升队伍素质

为“培养好”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在习水县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习水县乡村振兴培养基地,共开设12个乡村振兴班。将县委党校、教育、职校、人社、农业农村、经贸等部门师资及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围绕党建党务、社会治理和农业农村三个主题进行课程编制,建立了习水县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师资库。采用“长期、短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培养,让村级组织领军型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创业人才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顶岗实习”进行学习,着力提升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第一期共储备培养后备人才483人,编制各类课程187门,同步遴选社会各类先进典型15人、县内各单位领导干部和优秀业务骨干158人建立了师资库。

聚焦“帮扶好”统筹人才资源

围绕“一村一业,一村一企、一村一社、一村一帮、一村一策,一人一教案”要求,结合“县级领导+县直挂帮书记+国有企业+镇级党委书记”帮带机制,详细制定帮扶措施。在全县村支两委成员中,精心遴选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20名,其中市级7名,县级13名,采取“一对一”培养模式。明确19名县级领导、21家县级单位联系20名村级组织领军人才;乡镇(街道)党(工)委联系96名村级组织后备力量人才;农业农村、林业、经贸、旅游等职能部门联系174名创业型人才。制定出台《习水县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扶持十条措施(试行)》,引导各类产业发展基金投入乡村振兴人才创办的项目。完成领军人才培养方案20册,仅针对7名市级培养对象规划落实已建、在建项目23个,投资总额达2142余万元。

聚焦“用得好”创新发展环境

为了让乡村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上,该县研究制定了《习水县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充实村级后备力量的实施方案》《习水县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责任制,创新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在领军型人才方面,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力度,副职享受正职待遇,正职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00元工资待遇。在技术型人才方面,探索建立校企定期沟通制度,动员县内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生产车间搬进学校。在管理型人才方面,县委组织部在现有民选干部编制上新增编制100名用于乡村人才就业。在创业型人才方面,对自愿返乡创业、发展产业的的纳入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培养,引导县内金融企业为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的自助创业乡村振兴人才,提供创业担保,纳入相关的帮带机制。目前,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短期班)第一期共培训学员291人,顺利完成结业学员278人,已推荐到村任职83人,自主创业107人,自主就业35人。(习水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