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盘活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立体种养业

山林活起来 群众奔小康

2020年11月01日08:56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胡彪 匡奇燃 吴采丽

九月,秋雨把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湾坪村的通组路冲刷得干干净净,道路两旁的山坡上,村民正忙着将收割好的皇竹草打捆背往牧场。

“皇竹草一年可以收三季,合作社以1.5元每斤的价格收购,每亩地年利润可达到4000元。”白石岩乡党委书记班祖刚介绍说。

紫云自治县地处麻山深处,全县耕地面积占比不足20%。土里刨食,村民们开荒种地,越种收入越少,荒山越多,石漠化越严重。能修上平坦的水泥通组路,山上割草挣钱,这在以前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014年以来,紫云积极调整思路,紧扣“八要素”,落实“五个三”,围绕实现“六个转变”,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将红芯红薯打造成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裂变式发展。2019年,紫云提出农业产业“三提升两壮大”行动,以坝区结构调整为核心,扩大红芯红薯种植面积,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由种植低效玉米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

抓住发展契机,湾坪村积极探索以短养长,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在发展皇竹草和红芯红薯种植的同时,建设养牛场,并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动群众流转土地、入股合作、养牛种草、参加务工。养牛场的建成让当地村民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出劳动力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多劳多得,每个月至少3000元,只要有钱赚就有盼头。”湾坪村养牛场工人张光达自信满满。

紫云国有浪风关林场,抓住秋日里难得的晴好天气,郑学钢熟练地收割蜂蜜。他告诉记者,以前在外地务工,除去来回车费,几乎剩不了多少钱。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支持下,他搬到了城南社区,在社区的组织下来到林场上班,“现在的收入比以前稳定很多,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作也轻松,生活越来越甜蜜”。

据了解,紫云国有浪风关林场以“入股合作、利益保底、盈余返还、佣工付酬”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优先为紫云城南、城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服务。

盘活森林资源,发展“短平快”林下立体种养业,让山林活起来。目前,紫云共发展林下养蜂2.5万群,林下菌种植3000亩,林下养鸡100万羽,已建成林下蜂、林下菌、林下鸡示范基地各1个。林下经济产值预计达6.5亿元,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户5万余人户均增收4000元。此外,还同步推进中药材、精品水果和其他林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

如今的紫云,山上种棕榈、林间养土鸡,小黄牛、红辣椒、红芯红薯、中药材……石头缝开出的朵朵产业花结出了幸福的果实。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