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收官大决战时期,我们整合了监督力量,压紧压实责任,让纪检监察干部成为监督的‘尖兵’和‘利器’……”近日,晴隆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县在脱贫攻坚收官战中的监督工作举措。
近期,黔西南州晴隆县纪委监委紧扣监督职责,聚焦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采取“1234”监督工作法,精准发力,上下联动,凝聚合力,靶向出击,层层压实责任,以铁的纪律护航脱贫攻坚。
为认真做好“脱贫攻坚收官战”监督检查工作,该县纪委监委制定“一套监督战时纪律”,成立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为指挥长,县纪委县监委班子作为成员的晴隆县“脱贫攻坚收官战”监督检查指挥部,下设14个监督检查组,每个组负责1个乡镇(街道)的监督检查工作。指挥部下设指挥室,实行挂图作战,印发《关于严肃纪检监察干部“脱贫攻坚收官战”战时纪律的通知》,用战时纪律压实“一村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职能职责,绷紧监督的弦。
为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该县立足“两个监督基点”,州、县两级纪委监委联合作战,共同研究制定《晴隆县纪检监察机关“脱贫攻坚收官战”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会议对晴隆县“脱贫攻坚收官战”监督检查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州纪委州监委相关人员全程驻点晴隆参与监督,同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一起,紧盯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目标,按照“全员出动、全线出击、全方位监督”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责任共担、荣辱与共。
在具体监督工作中,紧扣“三个监督要求”,瞄准“紧起来、快起来、严起来”精准发力——“紧”起来:压实压紧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责任,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责任明确到村(社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下沉村组,每天报告监督检查情况;“快”起来:对督战问效组督查反馈问题快查快办,及时发布通报,形成有效震慑;“严”起来:严肃监督纪律,谁监督包保的地方出现问题,就追责问责谁,对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阳奉阴违、弄虚作假、敷衍应付的,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对监督检查不敢较真碰硬、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的,一律调整到乡镇工作。
同时,实行“四步闭环管理模式”,对监督情况每天“一调度、一研判、一通报”,形成“监督-通报-整改-再监督”的四步闭环管理模式。包村监督纪检监察干部每天与村指挥所对接帮扶干部到岗履职情况,进行核实后报监督检查组组长;各乡镇监督检查组组长每天下午18时前汇总上报监督检查情况到指挥部;指挥部对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发现问题明确处置意见,形成工作简报通报相关单位,反馈责任单位整改,同时派单给纪检监察干部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
今年来,在脱贫攻坚干部作风方面,该县纪委县监委立案查处27人,诫勉12人,通报批评18人,谈话提醒49人。下发关于干部履行脱贫攻坚职责不力的处理情况通报12期。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敢监督、会监督、善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断发挥纪检监察干部‘触手’作用。”晴隆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黔西南州纪委监委)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