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依托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扎根贵州大地培育基层全科人才

2020年10月15日08:14  来源:贵州日报
 

邵珠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肖知潞

全科医师被誉为居民健康“守门人”,是健康乡村的守望者。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更加凸显了基层医疗卫生和全科医师的重要性。2019年发布的《贵州省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白皮书》显示,贵州省卫生人才缺口依然较大,主要分布在县级和乡镇卫生机构。切实补齐基层卫生人才短板,才能更好促进农村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遵义医科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自2010年起,依托教育部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系统组织实施全科医学人才定向培养的实践探索,努力培养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助力贵州解决脱贫攻坚中基本医疗有保障这一核心问题,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建立服务基层长效机制

遵义医科大学定向医学生全部来自贵州农村,贫困生比例达到68.87%。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学校建立了学校、政府、用人单位三方参与的育人、留人、用人的校内外协同体制。

校内协同、巩固专业思想。学校建立了校、系、科三级联动的协同管理培养体系,构建了适应“六位一体”服务需求的教学体系。在全省率先成立全科医学系,成立全科医学科和全科医学病房,成立“全科医学圆梦成才基金”。通过长征精神“十个一”工程、优秀毕业生代表和全国最美乡村医师励志报告、契约精神教育等,激励学生扎根基层的责任感、荣誉感,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和信念,巩固了专业思想。

校外协同、畅通就业渠道。依托课题研究、基层调研、与卫生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座谈,了解基层人才需求,破解用人、留人难题。项目研究成果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围绕学生“来自农村、服务家乡”的意愿,提出了以县为主的县域招生、属地就业的生源地招生就业办法;同时为鼓励毕业生到边远乡镇就业,提出了梯度式岗位激励政策。

政府重视,建立长效保障。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科医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全科医师使用激励机制。2010年以来,多次下发定向医学生培养的有关文件。2018年印发的《贵州省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对全科医师的涵盖绩效工资、职称晋升、发展前景等全方位、全流程、全成长周期的保障举措,为贵州省加快壮大全科医师队伍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目前,遵义医科大学已招收11届2069名定向生,毕业1096名学生,全部进入基层岗位,极大地缓解了贫困地区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为助力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提供了人才支撑。其中多名同学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副院长等职务,其余同学均已成长为业务骨干,成为乡镇卫生院的“掌中宝”“香馍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服务基层能力

学校将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重人文、强临床、懂公卫、识中医”的人才培养目标;创建了“三养成、三融合、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模块化课程和特色课程体系,实施全程实践教学,创建“三级一中心”联动实习模式,创建“四统一·五大专项”的同质化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系统完备的教学体系和人才成长系统为高质量的人才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毕业生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在86%以上。其中,杨涛同学获全国第一名,黎声富获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住院医师”荣誉称号。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成绩,在贵州省首届临床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

创新人才成长路径

拓展能力发展空间

从本科阶段起,遵义医科大学建立了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相衔接的教育教学体系,同时建立了陈竺院士领衔的导师团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赋予其地域自主选择权。按照贵州省提出的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稳定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结业考核合格率为标准,不断强化组织、制度、基地、师资、培养等五个规范,建立了系统分层、螺旋递进的教学体系;面向基层、搭建特色教学平台,建立了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社区医院联动的教学基地体系,切实保障规范化培训质量。

学校定向医学生培养经过近11年的实践探索,成果初显,影响力逐步扩大。临床医学专业获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7年有效期,产生12个国家和省校级项目。在2020年教育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10周年工作会议上,成为全国四所大会主旨报告院校之一进行交流。

遵义医科大学在迈向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新征程中,将在致力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医学人才,服务国家健康战略需求的同时,继续勇担国家使命,扎根贵州大地,培育适应基层岗位需要的新时代全科医师,为贵州“十四五”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健康人才支撑。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