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书写荔波新时代发展篇章

2020年09月30日11:07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荔波县是黔桂两省交界,这里生态良好,气候宜人,风景奇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04%,被誉为“地球绿宝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邓恩铭的事迹在这片土地上千古颂传,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血脉相承。

从浴血淬火的战争岁月,到艰苦奋斗的建设年代,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一代又一代的荔波人在传承恩铭精神的过程中默默耕耘,恩铭精神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充实新的元素,不断在实践中升华,成为新时代密切党群关系,凝心聚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恩铭故居陈列馆。

新中国成立以来,荔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荔波人民在恩铭精神的感召下,苦干实干,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是荔波发展最快、群众获得感最强的时期。“抬头恩铭红,低头荔波绿”。恩铭精神是发展之魂,绿色生态为发展之基。如今,红色文化和绿色发展将荔波这座小城的山光水色点缀得更加摇曳生姿,熠熠生辉。

红色引领 弘扬红色基因

荔波是中共一大唯一一位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的故乡,红色基因无处不在,丰富的红色文化造就了新时代的邓恩铭精神。2017年7月14日,邓恩铭故居经过重新修缮后,以全新姿态亮相。该故居致力打造成荔波乃至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众化国防教育的宣传窗口。这也是传承恩铭精神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挖掘红色内涵,做特红色培训。荔波以“传承恩铭精神”为主线,依托邓恩铭故居、恩铭故里水浦、板寨会师旧址、黎明关抗战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荔波特色的红色文化精品课程,建立邓恩铭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基地,全力打造党员干部的精神高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凝心聚力服务发展大局。

玉屏街道干部秋冬种。

作为传承人,传承恩铭精神是一代代荔波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创新开设“恩铭讲堂”,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常态化学习,促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思想认识、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提升,汇聚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合力,成效明显。自2017年开办以来,共举办29期,累计参训人员13000余人。传承红色基因,学校教育是关键。创新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如我们荔波县高级中学成立“红船社”学生社团,仅学生社员就有300余名,以多种形式推进“恩铭精神”、爱国主义在县内各大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绿色发展 擦亮生态底色

对于荔波来说,核心竞争力在生态。荔波把“绿色+”理念贯穿工作各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以旅游为核心,把一、二、三产和城镇化导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全力打造生态文明试验区典范,奋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致力于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县市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荔波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化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争当贵州旅游发展的“样板”和“龙头”。2015年3月,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的《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一文发表,并获国家版权局登记认证,荔波县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而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通知》。从时间线上看,比起国家旅游层面首次提出并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部署还要早,荔波县发扬首创精神,敢为人先,大胆创新,是全域旅游的先行者。在不断实践中,荔波形成了独特的全域旅游“545发展体系”“326”工作举措。2016年荔波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贵州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

小七孔景区。

为了顺应全域旅游发展提出的新要求,2016年以来,荔波全力推进旅游景区提质扩容。2017年,荔波圆满完成了总投资88个亿的包括邓恩铭故居陈列馆、樟江景观带及慢行系统、果园公路、大小七孔景区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等22个景区提质扩容重点项目,如期实现提质扩容目标任务,不辜负省委、州委的信任和重托,以点带面,奋力打造荔波旅游“升级版”,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荔波县对全域旅游的认识逐渐加深,在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发展成效凸显,这种敢为人先、忠诚为民的精神正是恩铭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弘扬的具体体现。2014年至2019年,全县实现全年接待游客由2014年的636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2195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从2014年的5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94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52%。直接拉动5.68万人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带动963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全县增比进位综合测评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同类县市第一位,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被《人民日报<民生周刊>》评为“中国十大民生示范工程”。

如今,荔波这颗镶嵌在“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光芒越来越璀璨,成为更多人向往的旅游胜地。目前,全县形成一个5A级景区、一个4A级景区和8个3A级景区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大小七孔景区是荔波的核心旅游景区,已跨入全国知名景区行列,茂兰景区、瑶山古寨、水春河漂流等景区成新的旅游热点,并涌现出冰雪水世界、水浦恩铭故里、寨票渔隐民宿、梦柳布依风情小镇、大土苗寨、洪江国际艺术村等“新秀”景区景点。先后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保护成员、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的地方、全国最佳旅游品质县等美誉。

脱贫攻坚 砥砺奋进前行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荔波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月亮山和瑶山是全省深度贫困地区“三山”中的“两山”,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荔波县构建“1+8+94”县乡村三级联动指挥体系,2688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1340个网格精准作战,18万群众全民参与,与贫困作战、时间赛跑、与困难角力,向“四场硬仗”全力攻坚,累计投入87.42亿元,共减贫14585户57180人,贫困发生率从37.76%降至1.53%。

脱贫攻坚以来,一批批优秀干部下沉脱贫攻坚一线,宣传党的政策,查访村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厘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决战期间,涌现出来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感人故事,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如一生只为一座村贡献的全国劳模龙贵雄,搭建“北有宋庄,南有洪江”的贵州扶贫典型人物马丽华,宣告“日子只有创出来的辉煌”的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罗生线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同时,也失去了用20个春秋书写新瑶寨的老支书覃红建,去世那一刻时手机上还记录着当天开展扶贫工作行走23000多步的舒志和,在攻坚一线埋头工作引发肝性脑病而倒下的扶贫干部周锦波,他们是新时期践行恩铭精神的模范代表。在扶贫路上,他们用行动来诠释、传承恩铭精神的全新含义。在恩铭精神的引领下,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贫困群众喜领项目分红金。

“脱贫梦”终于圆满实现了。2020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荔波县等24个县(区)符合国家规定的贫困县退出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是荔波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大胜利,同时,也是荔波人民传承恩铭精神,在新时期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果。这一天,值得荔波人铭记。

樟江之水,生生不息;时代变迁,精神永传。新的征程上,荔波县将继续保持砥砺奋进的精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机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以梦为马、奋斗催鞭,努力打造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荔波新未来,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文/图 蒙莎莎)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