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走进贵阳乌当区水田镇安多村的猕猴桃种植园,低矮成片的猕猴园里,一串串猕猴桃果实缀满枝头。
“刚到猕猴桃采摘期,每天就接到很多订购电话,看来今年的市场行情还不错。”看着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村民张以荣难掩喜悦之情。自2014年开始种植猕猴桃以来,张以荣家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6亩,去年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地处云雾山的安多村是水田镇最为偏远的村,也是乌当区海拔最高的村。贫瘠的土地,封闭的交通,落后的观念……曾经的安多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在乌当区人大和水田镇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安多村走上了产业强村之路。
“安多的海拔高,有1500多米,比贵阳其他猕猴桃产区的成熟期要晚一个月,光照长,水果生长时间长,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果子的口感和味道都很受欢迎,这让我们的猕猴桃产业有了独特的优势。为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我们还注册了‘安多云尚猕猴桃’商标,全力将品牌打响,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安多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静说。
目前,安多村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了560余亩,全村参与猕猴桃种植的农户达70多户,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预计今年产量达到4万多斤,在去年带动全村贫困户整体脱贫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目标,立足实际,继续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带动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发展,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赏雪’的四季产业链,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真正实现村美民富。”陈静说。
同样,目前正是百宜辣椒收获的季节。近些天,在百宜镇红旗村,一株株茂盛的辣椒上挂满了火红的辣椒,村民们忙碌采摘的身影和一片一片火红的辣椒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的丰收画卷。
9月19日至9月20日,百宜辣椒品鉴活动举行,砍辣椒比赛、猜谜语摘辣椒等精彩活动,现场洋溢欢声笑语,尽展丰收景象。
百宜镇是贵阳周边著名的辣椒产品和辣椒主产地,目前全镇辣椒种植面积1800亩。百宜辣椒属于无公害有机、A类绿色产品,皮红肉厚、籽粒较少、香辣适中,广受消费者青睐,曾获得2003年首届贵州名特优产品展销会“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
红色的辣椒,黄色的黄金梨,白色的折耳根,绿色的无公害蔬菜,黑色的黑羽鸡养殖业……如今的百宜镇,“五彩农业”已经成长为特色支柱产业,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推进农业产业革命,全面推行‘八要素’,推动传统农业实现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主要种植低效作物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百宜镇镇长袁会斌说。
今年以来,乌当区不断深化农业产业革命,坚持农业产业精品化发展,实施“百园百品”带富工程,推动脱贫产业从“遍地开花”到“遍地结果”,让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动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程,用乡村振兴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消除绝对贫困与攻坚相对贫困、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扶贫队伍与人才振兴、扶智扶志与文化振兴、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党建扶贫与组织振兴有效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持续改善。
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为乌当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