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熟 鱼儿肥

2020年09月18日14:32  来源:贵州日报
 

又到稻谷丰收季。在素有“惠水粮仓”之称的雅水镇,和风吹来,稻浪起伏,谷香阵阵。

这几天,雅水镇街上村村民陈声国在自家稻田里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发展了稻田养鱼,现在鱼长大了,仅今天就捉了25.5公斤,按40元/公斤来算,也有1000余元。”陈声国笑着说,水稻没有打农药,都是靠鱼儿吃害虫。“不仅水稻没有着病减产,还肥了鱼儿。”

收稻谷、捉稻鱼,一年双收让陈声国等当地农户笑开了怀。

“自2018年惠水县首次尝试发展‘稻田养鱼’产业以来,每亩可增产水稻25公斤,收获鱼40公斤。”惠水县农业农村局水产站长罗仕立说,原来单单种植水稻,品质最好时售价也才10元每公斤,发展“稻田养鱼”后,水稻品质更好了,成交价上涨了一倍。同时,通过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亩产增加值在1500元左右。

同样,依托优质水稻优势,龙里县洗马镇采用“稻+鱼”模式进行田间种植养殖,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田多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同时,洗马镇还组织农技专家、水产养殖户、党员干部成立“顺溜溜”志愿服务队,传授群众稻田养鱼技术,进行政策宣传,解决群众技术上的后顾之忧,给大家吃下了发展稻田养鱼的“定心丸”。

惠水县、龙里县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只是黔南州做优稻田立体综合种植养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黔南州立足实际,在各县(市)大力推广“稻+鱼”“稻+虾”“藕+虾”“茭白+鱼”稻田立体综合种植养殖模式,通过将农业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有机结合,积极发挥稻鱼共生环境下相互促进的作用,让生态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

2020年,黔南州推广稻鱼面积26万亩,亩产鱼27公斤,鱼亩产值1350元,鱼总产值35100万元;稻鸭5.02万亩,每亩投放鸭25只,每亩鸭产值2500元,鸭总产值12550万元。(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杨)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