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兵支书”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全国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侧记

2020年09月18日11:06  来源:贵州日报
 

9月16日至17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全国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在安顺市召开。两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国家相关部门的代表齐聚贵州,讨论交流退役军人决战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并分为三组前往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幺铺镇阿歪寨村、西秀区军地实践中心、安顺市新时代军地实践中心等7个点实地考察观摩,参观学习安顺“兵支书”的模式经验。

一个个典型经验、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一幅幅鼓舞人心的画面、一名名激情昂扬的“兵支书”,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普定县韭黄村的韭黄地里,与会代表聆听一身迷彩服的村党委书记杨守亮讲述发展韭黄致富的故事;在旧州镇,听两任“兵支书”打造秀美旧州镇浪塘村的故事;在安顺市经开区幺铺镇阿歪寨村,听“兵支书”韦俊分享阿歪寨如何从国家一类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经验;在西秀区新时代军地实践中心,学习西秀区如何贯彻“服务退役军人”思想,通过搭建老兵议事会、军地联席办公室等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战场”转变,“兵支书”从一名军人到一名村党组织书记,他们转变身份决战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让代表们深感敬佩。

“安顺的探索和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研究中心副主任薛在兴表示,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安顺市通过选育政治觉悟高、有专业技能、执行力强的退役军人,吸纳到村支书、村主任等岗位上,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平台。

目前,我省共有“兵支书”9226人,占村“两委”干部总人数114313人的8.07%。全省“兵支书”中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比例占村“两委”中退役军人村干部总数的四成以上。安顺现有退役军人村干部916名,他们奋战在519个同步小康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退役军人村干部是退役军人中的中坚骨干和优秀代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天舒在交流会上指出,当下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充分挖掘和整合退役军人村干部作用,注重实践历练、过程锻炼、能力淬炼,用教育引导、靠培训增能,借平台助力,为培养使用退役军人村干部营造好环境、创造好机会,不断增强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治理能力。

目标所指,“兵”之所向。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兵支书”思想政治引领,努力做到从“市州试点”向“全省覆盖”转变、从“制定措施”向“落实政策”转变、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三个转变”,推动退役军人作用全员发挥,真正让退役军人村干部为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胡丽华 金秋时)

(责编:吴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