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菇茬茬忙 日子节节高

2020年09月15日10:28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王太师 罗文福 何欣)9月3日,桐梓县黄莲乡黄莲坝村支书兼村主任廖妮妮一大早就来到村里的林下产业扶贫基地指导村民采摘大球盖菇。正是有廖妮妮一班村干部的带领,如今的黄莲坝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大伙儿正在致富路上向前奔。

“嬢嬢,我给你说一下,采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损坏菌丝影响下一茬的出菇量。”廖妮妮一边叮嘱着工人一边查看基地里菌菇的长势。

这批试种的大球盖菇,是今年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后引进到当地发展的一家企业所培养的产品。

“大球盖菇,它的经济价值比较高,产量也比较高,目前市场对大球盖菇的认可和需求比较高,我们现在的想法是先进行试种,看效果,待时机成熟就扩大发展规模,把老百姓一起带动起来,一起发展致富。”廖妮妮说。

“大球盖菇从种植到采摘只要40多天,采摘时间持续4个月左右,老百姓可常年在里面务工。”廖妮妮算了一笔账:栽培大球盖菇,扣除种子费、稻草费、人工费等成本,一亩大球盖菇起码能赚1.5万元。而且比种水稻和普通蔬菜节约30%左右的人工、化肥、农药等费用。

“当初回来参选村委会主任,其实很是偶然。”廖妮妮说,4年前,她从县城回老家,那时正值村委会换届,有村民鼓动她,说她年轻有文化又能干,最好回来参选村委会主任,带领大家一起干,大家会支持她的。

最后,廖妮妮还真选上了。

“当时选择回来当村主任,主要是想和乡亲们一起努力,为家乡做点贡献。”廖妮妮说。

放弃丰厚的收入,从县城回到老家,很多人都不理解,不过廖妮妮很淡然地说:“既然父老乡亲和组织都信任我,我就继续干下去。”

在廖妮妮等村集体班子的努力下,近年来,黄莲坝村建成通组公路11.4公里;新建水池5口,铺设入户管道13.5公里,解决了72户286人的饮水难;改造方竹林4787亩,发展100亩食用菌和300亩猕猴桃。

桐梓县人大主任王官忠说,黄莲乡能脱贫,除了党的好政策外,有一批像廖妮妮这样甘于奉献的干部也很关键。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