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火了,梵净山下“雁”归来

2020年09月14日09:03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蔡茜 葛永智

梵净山下,太平河岸,亚木沟景区边,翠绿掩映寨抱村。

寨抱村有家山水田园农庄,远近闻名。43岁的杨明,经营这家农庄已有7年多时间。

“自从家乡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来,我们这些原本在外务工的村民都陆续回来,开办农庄,修建民宿。现在,村里已经很少有人外出打工了。”杨明说。

山水田园农庄总共三层,不论哪层,游客都可以透过落地窗赏水、赏桥,以及桥上不时走过的游客。绿树,楼房,小桥,流水,游人,彼此相映成景。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凉爽,人也热情,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很高,真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55岁的退休教师刘蜀艳,将镜头聚焦着河水,按下快门后,对记者说。

但在十多年前,这位外地游客口中的好地方,却并非如此,至于建农庄、做民宿,那更是稀罕事。

那时候,家家户户靠种田为生。“我家5亩田,最好的年景能产2000斤谷子,刨除种子化肥钱,全家人辛苦一年,每亩田也只能落个一两百元。”对以前的生活,杨明记忆犹新。

种田的收成“糊”不住一家人的日子,外出打工成了村里年轻人的选择。去县城、奔广东,但不管走多远,杨明都心系着村里的家。

地方发展起来才能留住年轻人。2012年,依托亚木沟生态资源以及当地特色文化,江口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很快,这里的农家乐“火”了起来,村民们纷纷回乡创业。

也在这一年,在外打工14年的杨明回到老家,拆掉旧木屋,投入全部积蓄,修建了山水田园农庄。

最开始,杨明只接待一些散客,后来与旅行社合作,游客不断增多,忙的时候,还请邻近的村民来帮忙。

“每年夏秋是避暑度假的旺季,很多人来这里欣赏原始的自然风光,看原生态的土家歌舞,品味鲜美的冷水鱼。游客多了,生意自然好做了。现在,我们店一年赚五六万元没问题。”杨明说。

这几年,借助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寨抱村的农庄、民宿从最初的一两家发展到现在的上百家。593户村民中,80%以上吃起了“旅游饭”,或是开办农庄、农家乐、民宿、土家宾馆,或是经营乡村酒吧、棋牌室、小吃店、乌篷船等。

寨抱村的发展,只是江口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已有3万多人吃上“旅游饭”,享受生态发展的红利。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