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深处的“金秋答卷”

——威宁自治县全力实施农村产业革命结硕果

2020年09月12日08:48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朝政 吴传娟 周阳 冯相清

开栏的话

千年追寻,圆梦就在今朝。为深入报道我省9个未摘帽贫困县在“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中的进展、经验和成效,由中宣部组织的“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走进贵州,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0余家中央媒体以及贵州媒体的84名记者最近奔赴我省9个未摘帽贫困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脱贫攻坚主题采访活动。从今天开始,本报开设“多彩贵州·相约2020——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专栏,刊发记者采写的鲜活生动报道,以飨读者。

金秋九月的威宁,多彩而充盈:40万亩夏秋冷凉蔬菜、200万亩优质马铃薯、30万亩红苹果、45万亩中药材渐次成熟,被紧锣密鼓地采收和装车,俏销粤港澳大湾区、北上广和东南亚等地。

金秋九月的威宁,热闹而喜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易地务工就业群众、基层干部、驻村干部,以及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各方人士组成的秋收团队,同心奔忙在田间地头、物流园区,让充满“含金量”的现代高效农业好梦成真。

这是威宁自治县决胜脱贫攻坚、实施农村产业革命书写的精彩答卷。今年以来,威宁自治县在省委主要领导的亲自挂牌督战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打好“两场战役”,迎接“两场大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扣“八要素”,落实“五个三”,围绕实现“六个转变”,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穿越风雨见彩虹。经历疫情防控的“春天大考”,威宁自治县干部群众决胜脱贫攻坚的决心更加坚定,步履更加坚实,斗志更加昂扬,在攻克贫困堡垒、啃下贫困硬骨头的“收官战”中,书写出了更加精彩的脱贫攻坚答卷。

全力迎考,打响脱贫攻坚收官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国家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之年。

这是一场大考,威宁面对着严峻的考验。截至2019年底,全县还有3.8万贫困人口未脱贫,贫困人口全省最多,答题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贵州脱贫攻坚“硬骨头”,威宁的发展牵动着贵州省主要领导的心。2019年,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到威宁调研,

为威宁脱贫攻坚把脉问诊、开方抓药。帮助威宁制定了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发展见效快的“三白”(大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蔬菜产业,选择坝区流转土地,建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与易地搬迁扶贫和易地就业扶贫相结合,以“三易”破解“三难”,实现贫困群众增收的战略思路。

把脉精准,落实迅疾。2019年,威宁蔬菜产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群众增收明显。

找到了产业发展之路,威宁自治县干部群众信心百倍,斗志昂扬。然而,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答题”和疫情防控“加试题”,威宁全县上下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补短板,凝心聚力抓产业,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收官战。

威宁面临的困难牵动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心。年初,随着全省挂牌督战的“冲锋号”响起,省委主要领导多次视频督战,或赴实地开展挂牌督战,督导补短板,指导抓产业,为威宁的脱贫攻坚工作把航定向。

省领导的加油鼓劲和脱贫攻坚好政策的扶持,鼓起了威宁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他们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紧紧抓住产业“牛鼻子”,紧紧盯住脚下的土地,千方百计在黄土地里种出“票子”,全力打响脱贫攻坚收官战。

紧盯市场,用全产业链思维发展产业

9月10日,威宁自治县五里岗街道,一个西南最大的全产业链蔬菜物流园正在拔地而起。

“从2019年11月20日物流园开工,经果昼夜作业加班建设,今年8月份物流园(一期)首开区投入运营,60间冷库面积达4万平方米,日处理量达5000吨以上。日产120吨冰的制冰车间等配套设施同步投入使用。”从广东引进的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相关负责人田洪志介绍。

春江水暖鸭先知。依托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一期项目建成投用,山东胜道农业、深圳绿达康农业、河南万邦农业、广州千鲜汇、深圳沃涵公司、毕节禾康农业、威宁旺农道公司等近20家实力较强的蔬菜销售企业纷纷抢滩威宁,每家的日销售量都超过百吨。

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的建成,把市场建在了家门口,有效地把市场和产业基地连在一起,进一步打通了产销对接。

市场,是蔬菜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近年来,威宁自治县紧盯市场,加大蔬菜推介力度,先后主办了云南河口、四川成都、四川泸州、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等农产品推介会6次,共签订框架84份,签约金额约4.09亿元;参加省商务厅,毕节市委、市政府等各级各部门组织的产品推介会10余次。此外,威宁自治县还成立了蔬菜营销协会,组建了广东、广西、四川等11个“销售联盟”,进一步推进蔬菜销售。

紧盯市场,用市场的思维打造全产业链蔬菜产业,让威宁蔬菜产业真正实现了脱胎换骨。

走进威宁自治县草海镇中海社区175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收菜、称重、装车,50余名村民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我们按照市场需求,种植了墨西哥辣椒、红菜薹、豌豆苗等蔬菜,产品供不应求,需要提前订购。”贵州江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海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国庆的话,道出了市场思维下的蔬菜产业发展路径。“蔬菜基地最多时一天要发出60余吨蔬菜。从7月份到现在,整个基地已经销售蔬菜出400余吨,实现产值200万元,目前还在持续热销中。”

用市场的思维发展蔬菜产业,贵州江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一条从育苗、种植、加工到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从育苗开始,公司就根据全国蔬菜交易平台反馈的市场需求信息,调节培育蔬菜种苗类型及数量,防止盲目种植,降低市场风险。

以贵州江楠农业有限公司为示范带动,威宁自治县在大力改善产业路、喷灌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引进开心农业等13家龙头企业参与蔬菜产业发展。贵阳农投公司在双龙镇高山、高坡、梁山三个村海拔2500多米的高山上,打造了1.1万亩高山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同时,芥菜加工厂、萝卜丝加工厂、辣椒加工厂等企业也纷纷进驻威宁。

随着威宁蔬菜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逐渐形成,产业选择、产销对接、利益联结等发生了深刻变革,推动了威宁蔬菜产业革命性地提质升级。如今,全县40万亩蔬菜已成为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全面开花,特色产业鼓起群众腰包

一花引领百花开。在省委主要领导挂牌督战和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建设成功经验启发下,威宁自治县的马铃薯、中药材、苹果、辣椒、生猪、牛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更猛、产业选择更加精准。

天气晴好,该县雪山镇雪山社区马铃薯种植基地,农耕机器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伴着轰鸣声,一排排“金蛋蛋”在机具分离筛的推动下滚滚而出,布满田垄。村民们紧随其后,快速将马铃薯分拣、装袋。“今年我们试种的‘黔芋8号’产量更高,前几天通过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3193.17公斤。”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绍刚说,明年将大力推广种植,争取更大的丰收。

在迤那牛棚万亩精品苹果示范基地里,红彤彤的早熟苹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果香。迤那镇中海村村民彭文才正抓紧采收,身前的一筐筐苹果即将装车运往县城,那里的苹果分拣中心有从国外引进的高端苹果分级洗选生产线,形成了一条全新的精品苹果产业链条。

据统计,今年以来,威宁干部群众奋力冲刺脱贫攻坚收官战,特色产业发展喜人:蔬菜累计完成种植40.35万亩,马铃薯完成种植200.7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5万亩,生猪存栏97.27万头,生态家禽存栏210.2万羽。

产业花开幸福来。彻底唤醒千年沉寂的土地,群众奔小康的路子更加宽广。

有市场作支撑,有鼓励搬迁群众创业的政策支持,今年36岁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罗靖邀约两个好友,组建了威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了380亩蔬菜。

“全部采取龙头公司订单销售,我们根本不担心销路。”罗靖说,“第一茬的130亩蔬菜已经销售一空,毛收入有9万多元。预计一年收入超过5万元不得问题”。

猴场镇格寨村村民陈佳飞拿出自家的6亩地,入股印落福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同时还在苹果基地务工,尝到了在家门口上班和年底分红的甜头。“我在基地务工,一天能挣70元,一年下来能挣近2万元,早晚能照顾老人,闲暇还能喂养牲口。”

喜看丰收图景,全面小康胜利在望。通过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威宁自治县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实现量和质的双重裂变,为贫困户“雪中送炭”,让广大百姓“锦上添花”。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