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舍变民宿 村寨变景区

——贵州发展旅游扶贫托起群众致富梦

2020年09月08日08:57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融媒体记者 闻双 刘杨 摄影报道

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热情好客的瑶族村民在给游客表演当地舞蹈。

走进贵阳市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龙广村,在这个宁静恬然的布依族村寨中,一间间具有浓郁布依族特色的老旧木房,被重新参照星级酒店标准对房屋主题风格、客房艺术进行室内外改造,成为赏景度假、乡野田园、文化体验等不同风格的“网红民宿”。

2017年9月,龙广村引入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通过“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的开发模式,将农户自有闲置民房入股公司进行统一打造经营,把农村闲置民房变成了“星级民宿”,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

“自从村寨搞起旅游,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只要人勤快点,干什么都能赚着钱。”在水东乡舍做保洁员的陈世金同时也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他还种植了5亩琵琶、3亩樱桃,如今年收入有5万元左右。“特别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感觉即充实又幸福。”陈世金笑着对记者说。

奇遇岭景区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永宁镇,是安顺市近年来充分发挥黄果树景区和龙宫景区两个国家5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的贵州首个以秘境、迷雾为主题的欧洲风情小镇。该景区距离黄果树景区20公里,游客在一览黄果树的壮美景色之后,仅需20分钟车程便可到这里体验滑雪、骑马等休闲体育运动,还能乘坐马车游览奇遇小镇。

“来我们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赚钱的选择也更加丰富,我们之前的收入主要以务农为主、收入微薄。现在我们夫妻两人都在景区上班,一年有8万多元的收入。”在奇遇岭景区工作的精准贫困户潘安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龙广村和奇遇岭景区的新气象,是近年来贵州旅游扶贫成效初显的一个缩影。

2016年以来,贵州旅游扶贫累计带动超过1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增收,其中,2019年以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超过20多万人受益增收脱贫。今年7月14日,随着文化和旅游部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消息的发布,受疫情影响的文旅业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贵州正充分发挥气候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交通优势等,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