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县对门山村:“校农结合”助力脱贫攻坚显成效

2020年09月07日14:1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在开展帮扶工作中,贵州大学与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不断总结和延伸“校农结合”产销模式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把开展“校农结合”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突破口,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并取得明显成效。

“校农结合”,产销对接是关键。结合对门山村产业发展实际,贵州大学积极探索校农结合新机制、新模式,与该村形成“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等模式,除建立贫困户农产品直供点外,还将食堂采购优先与贫困地区贫困户对接,使贫困户“菜园子”直通学校食堂“菜盘子”,通过签订收购协议、订单供应合同,将学校的农产品需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精准对接起来,拓宽农产品产销模式,构建校园餐饮产销链。

自实施“校农结合”以来,贵州大学学校食堂每年都会向对门山村采购15万元左右的蔬菜产品,带动村民积极发展蔬菜产业,脱贫增收。

“贵州大学在对门山主要给我们老百姓的帮扶最大的就是我们种出来的蔬菜,合作社种出来的蔬菜,大部分都是往贵州大学这里销,每年我们都有15万块钱上下的销售额,解决蔬菜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龙场镇对门山村主任余天伦说。

与此同时,贵州大学还整合学校资源,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地方主导特色产业,积极开展院士团队产业扶贫,强化科技服务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不定期选派学院相关专家到对门山村开展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村民种养技能,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在我们对门山茶叶这块,特别是我们这个大冲的茶农,和贵州大学茶学院形成了一个联盟,给我们的茶农和贵州大学这边建了一个微信群,凡是茶上有病、有其他技术上的事情,一个是在微信上相互沟通,二是发现有病了,他们贵州大学都会派出教授、专家,甚至带上农药,带到我们基地来,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实事。”龙场镇对门山村主任余天伦说。

贵州大学进一步加大推进“校农结合”,在消费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和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等方面下足功夫,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全力助推对门山村脱贫攻坚,带动村民参与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夯实基础。(王国华)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