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修文县六屯镇长田村高粱种植基地内,农技人员正在为割下的高粱称重测产。
“鲜穗重量,丰产的每亩957公斤,一般的每亩888公斤,较差的每亩870公斤。”修文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蔡源说,经过测算得知,长田村高粱亩均产量达到900公斤,而且颗粒饱满、品质较高,种植成效良好,适合在当地推广。
按照当前每斤1.2元的市场价格,长田村高粱亩产值稳定在2000元以上,和种玉米相比,经济效益翻番。长田村今年种植高粱650余亩,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村里从2007年开始,先后发展过桃子、核桃、李子、莲花白等产业。”长田村党支部书记黄在学说,该村向来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但调整区域比较分散,大家各种各的,一直没有形成“连片效应”。而且市场不稳定,种出的瓜果蔬菜没有稳定销路,一两次滞销就让村民寒了心。
虽历经波折,但长田村村支两委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一直坚持找路子、想办法。
去年,从该村走出去的一名农民企业家黄在友,决定回乡创业发展高粱种植。“我创办了贵阳世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几年和茅台、国台等大型酒企建立了稳固合作关系,可以帮助村里发展相关产业。”黄在友说。
“酱香型白酒近年来走势很好,对原材料高粱的需求就更加旺盛,市场是供不应求的状态。”黄在友说,之前,他在毕节、遵义等地的高粱种植基地,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红火的市场,于是就想到回乡创业种高粱。
黄在学对于黄在友在外创业的事一直都很关注,也多次表达希望黄在友为家乡发展和建设出力的想法。这一次经过深入讨论后,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黄在学一边向上级党委政府汇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边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
村民本来对种植高粱心有顾虑,“但村里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让大伙都安了心。”村民于传文说。
按照方案,公司赊销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并对种植效果较好的村民给予奖励。“亩产达到1500斤每亩奖励30元,1700斤每亩奖励50元,2000斤每亩奖励130元。”黄在学说。
在村支两委和企业的鼓励发动下,村民有的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有的全程参与。今年,长田村一共种植650余亩酿酒用的红缨子高粱,俗称“小红粱”。
8月26日,黄在友的贵阳世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到长田村收购高粱,长田村高粱总产值预计超130万元,提振了大伙的发展信心。
得知长田村种植高粱后,修文县农业农村局立即前往各地考察调研,认为其市场需求量大而且稳定,修文县的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环境也适宜高粱生长,长田村的模式可行性高,值得借鉴。
于是,修文县在有发展意愿的地方积极推广高粱种植,在小箐镇、六屯镇、洒坪镇、六广镇、大石乡、久长街道、扎佐街道等地共发展高粱种植8730余亩,在修文县掀起一股高粱种植热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许发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