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禾丰乡:底窝坝有“颜值”更有“价值”

2020年08月25日15:1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镜头下的底窝坝区
镜头下的底窝坝区

开阳县禾丰乡底窝坝区的每个季节都被大自然装扮得丰润而醇厚。春季,金灿灿的油菜花灿若金色的朝霞尽情倾泻;夏天,慕名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秋季,沉甸甸的水稻如金黄的浪花随风起伏;冬天,银装素裹的坝子美不胜收。游客镜头下的底窝坝,展现的不仅仅是乡村旅游“颜值”担当,更是一幅禾丰乡人民奋斗不息,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着眼乡村振兴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禾丰乡围绕发展做旅游,聚焦旅游谋发展,大力实施农旅一体化发展路子,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如今,通过底窝坝区景观农田建设,秀美禾丰焕然一新,群众纷纷点赞:“禾丰越来越美,收入越来越高,让人很有归属感,作为禾丰人很自豪。”

景观农业——稻田为“布”,秧苗作“笔”绘出希望画卷

从2008年“奥运五环”特色图案到2018年“贵阳农业嘉年华”,再到2019年“祖国永远在心中”,禾丰乡底窝坝创意农业为游客献上了数场视觉盛宴。

今年,底窝坝再次以稻田为“布”,秧苗作“笔”,绘就出“贵州开阳全面小康2020”充满希望的画卷,给游客“翠绿铺稻海,美景画中来”的体验。

禾丰乡农业中心主任汪俊说:“禾丰乡底窝坝的景观农田水稻在5月中旬开始种植移栽,采用绿色和紫色稻套种的方式,勾画出长220米,宽180米,占地近60亩‘中国地图’‘全面小康’‘贵州开阳’融合的文字图案。时下稻子长势正佳,两种水稻颜色明丽、色彩分明,正是观赏的好时节。”

底窝坝有“颜值”更有“价值”。

底窝坝“水稻种植核心区”是禾丰乡聚焦产业扶贫,着力打好农村产业革命的漂亮战的主战场。2020年底窝坝优质富硒油菜产量116吨,油菜相关产业值达70万元。到9月中旬水稻收获时,预期稻谷加权平均亩产量591.5公斤,平均亩产值6200元/亩。

生态农业——探索绿色产业发展,鼓足群众“钱袋子”

微风拂柳,稻田里传来蛙的叫声,底窝坝那一片绿油油地稻田,是看不够的风景,是大自然赐予底窝坝的宝贵财富。

风吹稻浪香两岸,蛙鸣鱼游奏丰歌。

今年6月份,禾丰乡底窝坝集中建设了800亩“稻鱼共生”(其中相对连片示范点400亩)、5亩“稻鸭共生”、5亩“稻蛙共生”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

大力推进技术集成创新与机制创新,大规模实施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不断探索现代化绿色有机产业模式是禾丰乡近年来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底窝坝区建设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通过建立稻蛙、稻鱼、稻鸭共生生态系统,实现稻田为小动物们提供生存场所,小动物们又通过捕食水稻害虫减少虫口基数,达到无农药的抑草控草效果,改善稻田小气候,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形成天然食物链的良性循环。

带富效果好不好,关键看老乡笑不笑。

实施稻田养鱼的马头村村民罗邦荣说:“今年政府实施的稻田生态养殖,前期投入不用我们老百姓出一分钱。像我们家主要负责后期的田间管理,等待水稻收割后,田中的鱼所产生的收益都归我们,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禾丰乡生态农业不仅实现了坝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确保水稻等农作物生产安全,提高坝区的单位面积产出效益,还丰富了群众“菜篮子”,给群众“钱袋子”的增收提供了新选择。

旅游农业——因地制宜走新路寻乡愁,打造乡村振兴主抓手

秀美的田园风光正逐渐成为一种稀缺的宝贵资源,人们渴望在田野风光中寻到乡愁与宁静。

马头村坐落在清龙河畔,面朝底窝坝区,有着浓郁的布依风情和悠久的水东文化传承。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立足于底窝坝区优秀的自然资源禀赋,禾丰乡深度挖掘马头村的水东文化、布依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本质与内涵,将馥郁的乡土元素符号与游客寻找乡愁、宁静需求相结合,走出禾丰乡旅游农业新路。

在底窝坝区的农耕文化体验园,通过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脱然,能满足自己的“田园梦”,寻找到乡愁。在清龙河沿河两岸,游客们戏水欢笑,品尝美食,探寻“清溪知我心,水色异诸水”的自由与清静。

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盘活禾丰乡各项旅游资源,还能丰富禾丰乡的旅游业态,带动禾丰农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底窝坝的辐射,带动乡村旅游、休闲观光业,每年接待旅客人数在1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8000万元。

底窝坝周边特环绕的特色农家乐发展如火如荼。

清新居农家乐老板宋普考算了一笔账。每天接待游客在100人左右,平均每人消费30元,1天的收入就在3000元,除去人工、食材等成本,一天的收入也在1000元左右。

据禾丰乡组织委员代丽介绍,通过底窝坝的辐射带动,2020年禾丰乡旅游业从业人员达1500人左右,旅游业发展不断“井喷”,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连年年均增长30%左右。底窝坝区不仅有“颜值”,更有“价值”,正逐步成为禾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脱贫攻坚的新引擎、乡村振兴的主抓手。(文/图 余永昌)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