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困村的脱贫蝶变之路

——开阳县久场村脱贫纪实掠影

2020年08月14日15:18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青瓦屋,白泥墙,桑麻映日,榆柳成行。沿着宽阔的柏油路走进高寨乡久场村,一个个黑色的食用菌生产大棚错落排列,旁边新修的水渠潺潺而流,一幢幢新建的楼房,在远处青翠高山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富裕文明新农村图画。谁曾想,这里竟是贵阳市曾经的20个特别困难村之一。

久场村位于高寨乡北部,与龙里、福泉隔江相望。由于地处偏远,发展单一,这里曾是贵阳市扶贫工作的重点村。近年来,在市委、县委和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该村通过兴基建、强堡垒、抓产业、助民富,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一条党建引领示范,特色产业带动的振兴之路,从原来的贫困村变成现在远近闻名的“蘑菇村”。

强化基础设施,打造舒适人居环境

自2017年以来,久场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着力优化人居环境。三年来,完成了2条主体公路30余公里的建设,新建组组通、机耕道、产业路等各类道路10条23公里。此外,还实施了街道白改黑、排污管道、排洪沟(生态河堤)、台子田水库人饮工程、电网改造、旅游公厕、公共广场等30余个项目,涉及资金101万元。诸多项目的落地让久场村旧貌换新颜。

村容村貌改善后,久场村以建档立卡户为核心,实施因户施策项目,通过危房改造、院落硬化、圈舍改造、入户路等方式逐户改善人居环境,做到项目到村、政策到户、滴灌到人。截至目前,全村共实施因户施策项目169个,涉及资金94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8户,实施院落硬化1555平方米、修建入户路3210米,圈舍改造13间,厕所改造13间。

“原来我们家住在后面的小山上,房子也是修建了一两百年,一刮风就扬灰尘进来,外面一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党委政府看到我的困难后,给我们家在马路边调了土地修了这个新房子。现在马路也修通了,还装了路灯,我要上街买东西很方便,晚上还可以去文化广场跳广场舞呢。”建档立卡户刘久群激动的说。

选准路子抓产业,迈开步子奔小康

久场村杨家寨组的村民李群原来在省外打工,距离她家50多米的食用菌基地投产后,她毅然决然回到家乡,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她参加了食用菌培训班后,成为该基地的首批工人,目前已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我现在就在家门口务工,工资比原来打工多不说,还可以照顾孩子,守着老人,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了。”李群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久场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以建设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为突破口,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依托“公司+村集体+农户+建档立卡户”方式,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因地制宜配套发展哈密瓜、鱼腥草、冷凉蔬菜、辣椒等种植项目,促进产业遍地开花,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创业增收。

从2018年的食用菌养殖“初体验”,到2019年的外出考察、引进人才、村企合作,久场村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将原有的两个食用菌出菇棚发展成为现在集菌棒生产车间、接种棚、养菌棚、出菇棚、冷库为一体的占地近百亩的食用菌基地。截至目前,基地已生产菌棒140余万棒,产出香菇30万余斤,销售覆盖广州、重庆等地,创造产值130余万元。

布局的盆景产业、高效精品农业稳步壮大,冷凉蔬菜产业陆续见效,猕猴桃、八月瓜、水晶葡萄长势良好;发展的“甜蜜产业”带动建档立卡户生产的土蜂蜜近200斤,销售收入1.6万元。此外,还动员农户成规模饲养纯正土鸡和熟饲料土猪,生产纯正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并帮助农户拓宽销路,充分利用“三微一端”、农村淘宝等网络平台开辟线上销售渠道,使该村微盆景、土鸡、农特产品等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今年疫情期间,我家养的1000多只鸡找不到销路,驻村干部知道后,在微信朋友圈上帮我卖鸡,几天就帮我卖了7万多块钱,那几天我杀鸡杀得手都软了!”建档立卡户杨满忠得意的说。

发挥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动力

发展快不快,全靠支部带。2017以来,通过选派优秀驻村干部、下派县委办优秀干部、回引农村致富能手任支书的方式,久场村进一步选优配强村党支部班子,增强村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积极吸纳近10名农村知识青年、种养殖大户及返乡创业大学生入党,补充新鲜血液为产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目前,全村党员达75名。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个人富不是真正的富,产业好,更要百姓参与,只要让大家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才能实现真正的富民兴村。本着这份初心和使命,村党支部班子主动谋划、积极思考,最终采取“保底+认领”方式,进一步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如,食用菌产业按“113”模式(即1户农户认领并管护1个食用菌大棚年保底收入3万元)利用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目前,通过务工、认领、管护、配送等就业方式解决15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40人。

此外,村党支部还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关系更加紧密,构建“利益共同体”。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的优势,组织贫困农户通过土地、劳动力等入股参与种养殖业发展,参与利润分红,同时,引入合作社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建档立卡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参与分红。2019年,久场村的哈密瓜、茶叶、微盆景等项目让该村56户建档立卡户户均分红4000余元。

短短几年的时间,从配齐班子到选定产业,从事业起步到群众参与,从资产负债到村集体盈利。久场村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群众思稳定、盼小康、求发展的愿望正慢慢变成美好的现实。(郭榕)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