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青林村,村民们正在管护凿在悬崖峭壁上的水渠。
村民正在除去水渠旁的杂草。
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喀斯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境,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原毕节县)水利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七星关区团结乡青林村的群众采取全民动员、义务投工、民办公助的办法,因地制宜在悬崖峭壁打凿出水渠。该水渠建成后,人们改土造田、营造果园、绿化荒山,呈现出“果挂枝头粮满仓”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一系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青林村1700余名村民的人畜饮水问题,但这条水渠依然承担着当地2000余亩农田的灌溉任务。
每年除了全村的集体维护以外,当地村民在农闲时都会自发前往水渠所经之地进行巡逻管护。在这条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天渠”旁,经常可以看到自发巡逻的护渠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这条“天渠”,传承前辈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黄 娴 罗大富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