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以文化塑造文明城市之魂

2020年08月13日09:32  来源:贵州日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符号,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凯里市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先进文化融入凯里市民生活,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塑造城市文明,全力锻造“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的凯里精神。

“耍”起变脸术——戏曲文化进校园

从京剧、川剧到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从经典剧目到民族歌曲,璀璨华丽的戏曲头面、活灵活现的脸谱容妆、鲜艳精致的华袍罗裳、精湛惟妙的唱念做打。前不久,凯里四中师生领略一回戏曲文化的魅力,大开眼界。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凯里市在全市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校陆续将戏曲文化引入校园,让孩子们从小感受戏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魅力,接受高雅艺术熏陶。

7月18日,凯里四中将戏曲演员请进校园,为全校师生带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戏曲精髓”戏曲活动专场演出,为广大师生献上一场丰盛的戏曲文化大餐。

戏曲演员们不仅为师生们献上精彩的经典名段演唱,还带同学们探索戏前说戏、角色行当体验互动等多项内容。

“绣”出金凤凰——民族文化国际化

“我的凤冠上面绣的是百鸟朝凤,看看绣得好不好?”凯里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传承人王金花捧出绣工一流、精美绝伦的帽子自豪地说。

王金花是凯里市旁海镇水寨村人,从母亲那里传承一手刺绣好技艺,精通堆花绣、平绣、打籽绣等各种刺绣技法技艺。她还把富有民族特色的题材作为刺绣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并多次获奖,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师。

凭借高超的刺绣技艺以及创新意识,王金花的刺绣作品深受海外游客喜爱,并被高价收购,作为艺术品收藏。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以王金花苗绣技艺为主题,拍摄主题为《师徒》的纪录片,纪录片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凯里苗绣技艺和风格独特的凯里苗族服饰。

如今,王金花投资开办凯里市金花刺绣厂,一边招聘绣娘,一边招聘新人培训刺绣,许多年轻女孩都在这里学习刺绣技艺,然后开始自己的刺绣人生。

在凯里,还有众多的“王金花”,她们通过代代相传的民族手工技艺,把独具苗族特色的凯里文化带向全国和全世界。

近年来,凯里市着力挖掘地域文化,通过举办民族节会、开展能工巧匠大赛、申报非遗文化传承人、保护传统村落等方式,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力将凯里市打造成为独具苗侗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绘”起农民画——农民成为“艺术家”

在凯里市下司镇铜鼓村,有这样一群农民,他们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以当地苗族群众丰富的民间习俗作为表现主题,以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以本地苗族中的剪纸、刺绣、蜡染等传统民间美术、造型手法作为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形成独具民族文化内涵、富于艺术表现美感的铜鼓农民画,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铜鼓农民画充分顺应时代发展,闯出一条“以民族传统、民俗风情为养分,以现代生活为源泉”的创作之路,逐渐挤进中国和世界艺术之林。

铜鼓村先后有一千多件作品参加国内外画展,参展作品屡获殊荣,其中,获国际奖作品8件、国家奖26件、省级奖80多件,40多件作品由国家博物馆收藏,100多件作品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以来,凯里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铜鼓农民画发展,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起,积极开展“铜鼓画进校园”活动,开设铜鼓农民画培训班,培养一批批优秀的画作继承人,让铜鼓农民画代代相传,文化长存。目前,铜鼓农民画已长期入驻国家3A级景区凯里经济开发区苗妹非遗博物馆展厅。

“唱”起民族戏——送戏下乡村民欢

为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凯里市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

7月中旬,凯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组织市文化馆及贵州飞歌文化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到万潮镇香炉山村、马田村,鸭塘街道清新村,开怀街道悦来堡村、开怀村、龙井村等村寨开展“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精华”戏曲进乡村文艺活动。

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促进乡风文明为宣传主题,将戏曲、舞蹈、合唱、吹木叶等艺术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让乡村群众近距离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熏陶,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凯里市开展系列文化下乡活动,演出队伍走村串寨,与山乡群众零距离接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专业院团演出,让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成为群众的暖心工程。

“跳”起多彩舞——文化活动进社区

7月26日,在凯里市城西街道一小区,由社区举办的以“手牵手共创文明城市,心连心同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群众文艺展演活动精彩开演。

活动中,一支支队伍轮番上场,演员穿着特色服装舞动着,台下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近期,凯里城区各小区陆续举行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市民日常生活,全市形成人人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 李朝军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丹)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