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泽尔
这几天,家住织金县双堰街道干河社区的段传英在家门口的“党建+积分”超市不花一分钱就扛走了一袋大米,“够一家人吃好一段时间了”段传英晓喜滋滋地说道。
虽然不用掏钱,但这袋大米,段传英绝不是白拿。7月3日,织金县制定了《织金县推行“党建+积分”工作模式实施方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根本途径,由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以村(社区)为单位,依托积分超市,将干部群众全部纳入积分管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推进移风易俗、建设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等工作。
段传英就是用平日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治理积攒下来的积分换取的大米。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朝敏还鼓励段传英:“除了环境治理,还可以通过社区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获取积分,争取来换取更多心仪的东西。”
“党建+积分”工作模式规定每户基础分为100分,可通过卫生评比、垃圾分类回收、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村风和参与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加分,违反管理细则规定事项则进行扣分。以月为单位进行累计积分,每月评分比重由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村(社区)为单位对积分情况进行公示。积攒下的积分,村民们可用积分券在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并且当积分累积到一定分值后,可授予“积分之家”荣誉,悬挂奖牌,还能取得申报“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各级各类评优选先资格。此外,对所得积分较高的居民,可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缴费减免,还可协调当地农村信用社享受免息或减息贷款。每个积分超市可获得县级补助资金1000元,并由党支部领办的村(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积分超市的后续发展、物资管理等事宜。
原来,住在八步街道新化村的郑国一家,因原居住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于2018年7月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平远新城惠泽社区。刚搬来时,由于不适应社区生活,郑国曾多次有过“退房”回家种地的念头。但在社区干部鼓励下,他参与到安置点新家园的建设中,帮助身边的群众登记入住信息、解读相关扶贫搬迁和就业政策,还带领大家参与社区义务劳动。
现在,郑国成为惠泽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今年,社区推行“党建+积分”工作模式后,郑国不仅自己累积了不少积分,还鼓励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参与社区建设利己利人,现在有了积分管理的措施大家都很积极,还慢慢地改掉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截至目前,织金已划拨县级补助资金57.8万元,全县578个村(社区)均开设了积分超市。依托积分超市推行的“党建+积分”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村(社区)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