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实验小学——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20年07月29日09:31  来源:贵阳日报
 

近日,走进贵阳市实验小学主教学楼,文化气息迎面而来:一楼的走廊两边陈列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和蜡染,屋顶上展示着各个民族载歌载舞的图片;二楼走廊的天花板被茂密的树叶覆盖,墙上装饰着一只只灵动的蝴蝶,还陈列着化石,模拟了“生态系统区”;每个楼梯角落都摆放着书籍、学生作品等……

“学校充分利用天花板、墙壁等区域,每一层楼都有民族文化、科技天文等教育主题,营造处处是课堂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知识。”贵阳市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廖宇飞说。

贵阳市实验小学以“以知识的雨露润育智慧,以美德的阳光照亮心灵”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生态育人”的办学理念,追求“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着力培养具有“厚德仁爱、多能创新、善思能辩、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学生。

对此,该校在严格落实国家德育课程的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学生多元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构建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课程资源。

廖宇飞介绍,学校结合实际,编写了《春晖》感恩教育读本、《寻梦经典》国学读本、《我的绿色家乡梦》综合实践校本教材等十余套校本教材,其中,《春晖》还被选为全省50余所小学的地方和校本课程教材使用。

“我们学校课程中最有亮点的当属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课程。”贵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张盈说,早在2013年,该校就开展了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下至一年级、上至六年级,人人都要参与到各学科的研究中。

张盈介绍,每个学期,学生都要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调查,经过准备、搜集、制作等阶段,确定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在探索创新中获得具体的知识。同时,在每年6月的第二周,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有趣发现、研究成果,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

“从我读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都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围绕‘有意思的名字’‘小绘本大世界’‘寻访九门四阁’‘世界眼·中国心’等主题,我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学生李子涵说,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了求知欲,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能力。

李子涵的家长谢雨珈表示,孩子不仅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更学会了用眼睛去观察和发现,这种素质教育比“填鸭式”教育好太多了。

此外,贵阳市实验小学还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感、能力进行分析,精心设计、合理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活动。

“以语文为例,一年级的‘童谣诵经典’、二年级的‘绘本剧大赛’、三年级的‘为你朗诵’、四年级的‘汉字听写’、五六年级的‘诗词大会’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张盈说。

不仅如此,贵阳市实验小学还加大活动阵地建设,通过成立红领巾资源回收社团、红领巾蜡染社团、红领巾体育社团等社团组织,开展“地球不流浪,我们在行动”垃圾分类环保主题活动、毒品预防教育讲座等活动。

近年来,贵阳市实验小学不仅成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还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贵州省文明校园”“贵阳市德育示范校”等称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庭静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