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县帮扶,金融“活水”注入田间地头
产业兴旺,激发内生动力,群众致富才有希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关键在于通过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构建“输血+造血”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目前我们的苹果大多都是以订单销售,供不应求时还会集中采购一批合作社或者是散户种植的果子,周边农户在基地务工,实现了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相结合,不仅让苹果保量产出,而且为全县提供了很多稳定岗位。”威宁超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部长杜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贵州威宁县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项目公司,2019年计划扩建苹果基地时,出现了资金缺口。
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建行贵州省分行安排人员进行多次实地调研,结合威宁的发展实际推进“龙头企业+金融+合作社+农户”的新金融产业扶贫模式,为威宁县矮化苹果项目授信3.4亿元贷款,已投放2亿元,用于5.09万亩矮化苹果项目建设及相关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560户。
“苹果是威宁县的脱贫优势产业,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力量,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焕发生机与活力,而且对于当地的长远发展来说,金融扶贫的手段,能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增收致富。”建行贵州省分行副行长陆雪涛说。2017年,建行开始整县帮扶威宁,持续提供金融方案,多措并举全力助推威宁精准扶贫脱贫。
建行贵州省分行创新“龙头企业 合作社 金融 农户”的新金融产业扶贫模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建行贵州省分行供图
三年时间里,建行既为当地提供资金支持,又通过线上渠道成立“毕节善融商务扶贫馆”,不断破解县域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难点,又有效助推了“黔货出山”,举全行之力推动金融扶贫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让更多服务下沉到基层。通过整合高校、农投公司、裕农通业主等社会力量,建行依托“建行大学·裕农学堂”将业务开展到田间地头,因地制宜根据威宁实际举办特色的金智惠农培训,实现了裕农通服务点在乡村的全覆盖。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听教授远程讲课,教授讲的农技知识刚好是我们欠缺的内容,有了专业的指导,蔬菜产量也会提高不少。”威宁县红光村村民王富艳说。建行邀请贵州大学蔬菜产业团队专家教授走进建行大学直播间,为威宁县蔬菜基地务工农户提供“三白”(白菜、白萝卜、莲花白)农技知识培训,既让金融业务“落地”,又保证了农户职业技能的提升。
建行贵州省分行向威宁县板底乡新华村捐赠修建文化广场,图为彝族村民在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建行贵州省分行供图
“十三五”期间,建行持续加大对毕节的金融支持力度,重点涉及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城市棚户区改造、PPP、电子商务、小微企业等领域。通过金融助力、龙头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团结协作的方式,威宁引来金融“活水”,农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愈发坚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