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工业增速持续保持正增长前五月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本报讯 (记者 陈华永)6月19日,记者从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局获悉,1至5月份,遵义市工业增速持续保持正增长,增速为4.1%,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从地区看,遵义市15个县(市、区)中,有10个实现正增长;从行业看,制造业比上年同期增长4.6%;从用电量看,工业用电量51.87亿千万时,同比增长1.03个百分点,扭转了同比下滑趋势。…
让困难群众看得起病 为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近年来,遵义市红花岗区严格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加大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确保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 在长征街道凉水村泉水组村民崔海丽家中,长征街道卫生院及凉水村卫生室的医生正在为她量血压,详细询问近期身体状况、治疗情况等,并查看她的透析插管,结合检查结果进行健康指导。…
遵义:赋能产业链供应链 赢得发展主动权 本报讯 (记者 蒋洪飞)盛夏时节的黔北大地,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赶订单、忙生产,奏出节奏欢快的发展交响曲。 遵义市着力保产业链供应链,助力企业的生产稳定和长远发展。…
遵义红花岗区:营商环境社会企业信心测评位列遵义市第一 本报讯 (记者 潘树涛 通讯员 丁存娟)红花岗区作为全省19个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县之一,经过全区干部群众的努力,2014年,率先在遵义市通过省级同步小康达标验收。 近年来,红花岗区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举措,扎实深入开展脱贫攻坚。…
重遵高速扩容项目银盘顶隧道双幅贯通 本报讯 (记者 闵捷 通讯员 黄伟 倪行 曹骞峰)6月12日,重遵高速扩容项目银盘顶隧道右幅顺利贯通,标志着这座特长隧道实现了双幅贯通。 银盘顶隧道位于贵州省桐梓县茅石乡境内,隧道左幅全长3025米,右幅全长2990米,为特长隧道。…
督在关键处 “战”在最前沿 为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遵义市整合组织系统工作力量,按照“三级联动、统筹力量、共督共建”的要求,组建5个市级定点督战分队和1个巡回督战队,各县(市、区)组织部门同步成立114个挂牌督战队,分层分类对全市15个县(市、区)871个已出列贫困村及所在乡镇、2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全覆盖挂牌督战。 今年3月,随着正安县脱贫摘帽,遵义实现整体脱贫。…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大会在湄潭举行 本报讯 (记者 樊园芳 金忠秀)6月9日,记者在湄潭举行的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茶产业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势头,截至5月底,全省茶叶产量16.88万吨,产值319.04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7.5%和11.77%,全省茶叶销售量13.64万吨,销售额262.76亿元;截至4月底,贵阳海关共出口茶叶8523.1万元,同比增长90.7%。 除总结全省茶产业上半年工作外,会议还研究部署了全省茶产业下一步目标任务。…
遵义:产业扶贫带动贫困人口近28万人 本报讯 (记者 钱诚)眼下,汇川区观坝坝区3500亩提早半个月上市的“亮剑黑茄”成了“网红”,各大网站、社交平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亮剑黑茄”是今年观坝坝区种植的新品种,采收期能从6月一直持续到11月,亩产值达到2.4万元。…
赤水市与遵义道桥集团开展项目合作并成功签约 近日,赤水市人民政府与遵义道桥集团公司举行康养园区配套合作项目签约仪式。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遵义道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远驰等出席活动。…
凤冈县:推广“村社合一”模式 做大利益联结“蛋糕” 本报讯 (刘胜兰 唐秀茂)凤冈县立足镇村实际,以产业发展促增收为突破口,以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做大做强利益联结“蛋糕”,推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互促互进,取得实效。 蜂岩镇党委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断奶”计划,村集体年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琊川镇朝阳村党总支部将支部建在坝区产业上,创新实施“一长七队三员一部”管理模式,流转土地3307亩,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领500余户群众增收;土溪镇大连村总支部以“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订单签订“辣椒+蔬菜”种植辣椒3000亩,带动100余户群众实现增收等。…
遵义红花岗区:布局“3+N”产业格局 本报讯 (记者 钱诚)赛德水泥异地技改搬迁后,建成日产4500吨全智能生产线,成为西南地区高标准绿色生产示范线;巴斯巴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疫情期间临时转产生产医用护目镜,赢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万胜药业拥有复方胃痛胶囊、九味痔疮胶囊等三种全国独家苗药品牌……翻开红花岗区工业经济成绩单,不断涌现的龙头企业、龙头产品让人目不暇接。2019年红花岗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3.49亿元,同比增速17.56%。…
从“美丽烦恼”到“美丽蜕变”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巍娥 杨柳 “治脏、治乱、治污”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赤水凯旋村和民族村作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环境整治有哪些“高招”、村民还有哪些“美丽烦恼”和“美好期盼”、乡村环境如何“美丽蜕变”?近日,本报记者深入这两个“国字号”生态示范村,求解答案。…
贵州全省白酒企业与包装企业供求现场对接会在遵义举行 人民网习水5月29日电 5月28日至29日,贵州省十大工业产业“加强产销对接 推进协同发展”系列活动之白酒企业与包装企业供求配套对接会在遵义习水举行。贵州省工信厅副厅长敖鸿出席并讲话;遵义市政府副秘书长冷学民,习水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钊等出席并致辞。…
遵义湄潭:茶农新摘的茶青30分钟即可入市交易 人民网湄潭5月28日电 摆框、放秤,一切准备就绪。在等待茶农的空档,看着来时的宽敞道路、不远处连片茶园里三五成群的采茶身影,与茶打了20多年交道的胡奠学是富春茶业有限公司中华村茶青收购点的收购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下午4点左右定时到收购点为公司收购茶青。…
遵义海关助企业出口防疫物资 本报讯 (记者 黄霞)在遵义海关帮助下,贵州利奇天义航空电器有限公司在国内采购的防疫物资顺利出口至利奇欧洲公司。 贵州利奇天义航空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法三国合资企业,年产继电器及接触器55万只,是国内外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制造行业重要供应商,其原材料供应主要来自利奇欧洲公司和利奇北美公司。…
一季度遵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领跑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海涛 记者 陈华永)近日,记者从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局获悉,今年一季度遵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速5.5%,拉动全市GDP的增长达2.2个百分点;增速继续领跑全省,在全国61个重点城市位列第2名。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局坚持“四抓四促,即:抓具体促深入、抓重点促突破、抓短板促提升、抓开放促改革”,统筹疫情防控医药物资保障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两场攻坚战,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两手赢”,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石材资源点燃产业激情 五月,骄阳似火,热浪滚滚的夏日彻底点燃了余庆县大力推进“产业突破年”的激情。 走进余庆县龙溪石材产业园施工现场,一辆辆工程车进出有序,一台台机械平稳运转,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工人师傅们忙着粉饰立面、装修室内、安装设备,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烟酒行业贡献突出 本报讯 (记者 黄霞) 5月12日,位于汇川区董公寺街道的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隆隆作响,一片忙碌。 “尽管今年复工复产推迟了20多天,但在考虑到窖内发酵期比较长,糟粕酸度比较高,我们及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合理安排生产。…
遵义农民会种田 一亩“种”出3万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其伦 黄霞 钱诚 坝区建设成效如何?近日,遵义市组织的“六看”产业观摩现场推进会走进各坝区,看产业规模、看产出效益、看群众收益、看利益联结、看组织方式、看坝长责任落实。 “遵义农民会种田,一亩‘种’出3万元。…
仁怀市五马镇推动土地集约化规范化生产 这些日子,仁怀市五马镇鱼孔坝区旋耕机和挖掘机声响个不停,田间地块一片平整,土地集约化、规范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起初部分农户很不理解,害怕自己的土地收不回去,更怕收入会降低,分红得不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群众逐渐打消了顾虑,不仅主动签订协议,而且还帮助解决群工问题,干部心里暖洋洋的。…
产销对接齐发力 “遵品入沪”稳脱贫 4月28日19时30分,上海遵义馆——上海市第一家专门从事遵义茶及遵义特色产品推广销售的市场化运营平台,第三批上海援黔干部、遵义市商务局副局长徐剑锋身着笔挺的西装,面对数部手机,与抖音、爱逛等平台的网友视频互动,介绍遵义大米生产情况,大力推介湄潭竹香米业公司生产的“名镇竹香大粒香米”。 两个小时的直播,共销售5812单,销售金额近40万元。…
红花岗区迎红街道:构建退役军人“红色”服务保障体系 近年来,遵义市红花岗区迎红街道严格按照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充分结合辖区实际,以红色精神为引领,红色阵地为依托,红色服务为抓手,开拓创新,务实求进,全力构建辖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以红色精神为引领,汇聚强大力量 迎红街道立足辖区丰厚红色资源,挖掘弘扬红色文化,从精神层面引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有效凝聚以退役军人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共建幸福迎红。…
红花岗区司法局: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入实施开展好法治扶贫工作,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提升群众的法治观念,遵义市红花岗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送法进乡村”“法治扶贫十项行动”,发动辖区20家律师事务所、5家法律服务所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集中开展法治扶贫攻坚行动。 日前,在区司法局的组织下,贵州上善律师事务所在红花岗区金鼎山镇野里村就开展了一场以“脱贫攻坚90天 法律服务在行动”为主题的法律服务专项宣传活动。…
建好坝区菜园子 丰富城市菜篮子 本报讯 (记者 潘树涛)近段时间,播州区鸭溪镇金钟坝区的莴笋长势良好,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莴笋,整理包装后发往外地。 正在捆扎莴笋的村民刘玉香家就住在附近,她把自家2亩土地按照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给公司,既获得了土地流转金,又能在基地务工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