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大方視窗

貴州大方:“田間課堂”助力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2023年03月17日16:36 |
小字號

近段時間,貴州省大方縣春耕春種全面展開,該縣農業農村局組建多個工作組,農技服務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現場培訓,進一步提高種植戶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規范化、標准化管理水平,及時將新技術、新示范普及給廣大農民,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擴面增效。

3月14日,農技人員在貴州省大方縣鼎新鄉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培訓。(肖遠莉 攝).jpg

3月14日,農技人員在貴州省大方縣鼎新鄉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培訓。肖遠莉攝

綠塘鄉:“三到雙包”護春耕

3月16日,大方縣綠塘鄉在牛場村煤洞坡組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培訓會。

“我們說的三套二種植方法,就是兩行玉米套種三行大豆。種植的時候,兩行玉米之間行距不到半米,玉米和大豆之間距離半米多。”在培訓現場,綠塘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鄭祿舉正在給群眾傳授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三套二”種植技術。

培訓過程中,工作人員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前來參加培訓的群眾講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優點、種植方式、套種原因、玉米大豆復合帶種模式、玉米常見病虫災害防治方法、大豆病虫害防治等相關技術知識。通過示范操作、現場答疑的方式,讓群眾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三套二”種植技術的優勢,幫助群眾進一步掌握病虫害防治方法,為糧食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3月14日,農技人員在貴州省大方縣鼎新鄉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示范。(肖遠莉 攝).jpg

3月14日,農技人員在貴州省大方縣鼎新鄉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示范。肖遠莉攝

據了解,下一步綠塘鄉將持續推進加強在田作物田間管理、抓實抓細春耕備耕、狠抓科技服務、重點抓牢示范帶動、統籌抓好高標准農田建設及撂荒地專項整治、推進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等各項舉措,統籌規劃好全鄉糧食生產,切實服務春耕生產,實現主要農產品質量和效益雙提升,為加快推動全鄉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綠塘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鄭祿舉說:“我們將按照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要求,建立行政干部包任務、包落實面積,技術干部包技術指導的雙向承包責任制,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的農技、農資服務,確保群眾用上安全種子、放心農資,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3月15日,貴州省大方縣黃泥塘鎮黨員領導干部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動手示范。(劉蘭 攝).jpg

3月15日,貴州省大方縣黃泥塘鎮黨員領導干部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動手示范。劉蘭攝

鼎新鄉:“全程跟蹤”強保障

3月14日,大方縣鼎新鄉邀請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到新場村前進組為種植戶講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

“2行玉米間作3行大豆,採取這種復合種植模式,保証每一株玉米都有邊行優勢,不遮蔽光線,增強了抗病和抗倒伏能力……”田間地頭,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志遠,圍繞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品種選擇、行距窩距、播種密度等關鍵技術進行了理論講解。

講解結束后,縣、鄉兩級農技人員,按照大豆玉米的行距與窩距,拉線開溝,現場示范播種教學。

“我一直認為種植大豆就會減少玉米面積,種植玉米就會減少大豆面積,所以我在我的承包地裡都隻栽玉米,今天聽了這種全新的套種模式,玉米不僅不減產,還能多收一季豆,我今年決定改用這種套種方法。”新場村馬家沖組村民張友福聽了現場技術講解后說道。

3月15日,貴州省黃泥塘塘領導黨員干部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示范。(劉蘭 攝).jpg

3月15日,貴州省黃泥塘塘領導黨員干部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示范。劉蘭攝

“去年我搞了1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玉米增產10%左右,大豆收得150斤,而且每畝還有政府補貼,既‘吃肉’又‘泡湯’,簡直太劃算了。”今年,嘗到復合種植甜頭的種植戶袁成友,表示將種植面積擴大到2.5畝。

此次現場培訓會,讓種植戶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項目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進一步掌握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為進一步穩糧增豆、提質增效和農民增產增收夯實了基礎。

據悉,今年3月份以來,鼎新鄉在全鄉范圍內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按照每畝補助150元的標准,打造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樣板點連片建設1100畝,其中縣級樣板點500畝,鄉級樣板點600畝,涉及新場、大井、黑泥三個村。接下來,該鄉將派農技人員蹲點包片,從種到收全程跟蹤指導,為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為推動高質量穩糧增收保駕護航。

3月16日,農技人員在貴州省大方縣綠塘鄉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示范。(張倩  攝).JPG

3月16日,農技人員在貴州省大方縣綠塘鄉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示范。張倩攝

黃泥塘鎮:“紅色動力”助振興

3月15日,黃泥塘鎮黨政領導干部利用業余時間帶領部分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認領一塊“黨員示范田”,按照科學技術指導,規范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玉米與玉米之間的距離是50公分,玉米與大豆之間的距離是60公分,大豆與大豆之間的距離是40公分。玉米窩距要控制在30-50公分,大豆窩距要控制在15-20公分,要按照‘2+3’的模式開展種植,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弄錯了。”農服中心主任蒙光蘭說。

話音剛落,隻見有的黨員干部牽線量土,固定種子種植距離﹔有的除草挖坑,便於種子播種﹔有的丟洒肥料,增加土壤營養﹔有的播撒種子,期待糧食豐收﹔有的埋頭蓋土,提高種子成活率。他們量的量、挖的挖、撒的撒、丟的丟、蓋的蓋……現場熱火朝天。

“對於許多農民來說,他們還是習慣傳統的種植模式,掌握的種植技術較少,今天,我們組織黨員干部進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旨在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說給群眾聽,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的方式,引領群眾開展規范種植,提高糧食產量。”黃泥塘鎮黨委副書記鐘陽同志說。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對於一些從沒在農村生活過的黨員干部來說,此次活動,是一堂實踐課,也是一堂政治課,隻有讓他們深入一線認真體會群眾生活,才能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時時做示范,處處當先鋒,帶著群眾增收致富。”黃泥塘鎮黨委書記王盧同志說。

此次活動,不僅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了“紅色動力”,還把“黨課”上到田間地頭,為培養學習型、思考型、主動型、擔當型、落實型、廉潔型干部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張倩、李蕾、肖遠莉、劉蘭)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