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大方視窗

貴州大方:百年牛場苗族跳花節,萬人狂歡勁吹民族風【6】

2023年02月17日17:13 |
小字號

2月16日,貴州省大方縣牛場鄉苗族跳花節長桌宴。鄭吉軍攝
2月16日,貴州省大方縣牛場鄉苗族跳花節長桌宴。鄭吉軍攝

2月16日,時隔三年,百年苗族跳花節——“貴州大方·牛場苗族跳花節”迎來重啟,今年是跳花節第191屆。

來自廣西、湖南、凱裡等省內外游客與當地十裡八鄉村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苗族傳統盛事。據臨時搭建的電信基站數據顯示,當天有近十萬人次活動在現場。他們都玩了些啥?筆者帶你去看一看。

第一歡:攔路酒

攔路酒是苗族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苗族歡迎貴賓的隆重儀式 。

苗族勤勞勇敢、淳朴善良、熱情好客,每當遠方的親友到訪,盛裝苗族男女到村頭寨口、設卡列隊、夾道歡迎,吹笙擊鼓、載歌載舞,碗盛美酒,攔路勸酒,客未到而酒已半酣。

這種歡迎儀式具有悠久的歷史,被稱為“喝攔路酒”,苗家攔路酒,主要以當地優質糯米、山泉水為主要原料,用古老傳統工藝,天然發酵,密封窖藏而成,稱之為水花酒,入口醇厚、回香持久、補中益氣、養顏駐容、驅寒除濕是苗族用來招待貴賓的佳釀。

第二歡:跳花樹

在花坡中央栽有一棵花樹,樹周拉滿彩帶,即是花節的標志。

樹高約10余米,頂部樹枝處系有燈籠、紅頭繩、紅包等物,寓意抬頭見喜,康樂吉祥。

在一位苗族寨老的帶領下,苗族同胞舉行了庄重的栽花樹、祭花樹、繞花樹儀式。

一群苗家男子手捧蘆笙,圍樹吹奏,踏笙起舞,歡聲雀躍,這就是所謂的跳坡。

樹梢挂有紅包50元不等的多個紅包,苗家壯年男子爬上樹梢,每次可取下一個紅包,不亦樂乎。

第三歡:民族歌舞

花坡低處,搭有一舞台,文藝表演豐富多彩。

舞蹈《歡騰的苗鄉》《少年中國夢》《黨旗飄揚的地方》獨唱《這山沒得那山高》等節目贏來陣陣掌聲和歡呼聲,最后,全體演職人員和現場群眾一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把演出推向高潮。

演出現場,年輕人三三兩兩拍照留念。

老年人則圍坐在一起,觀看節目,看到高興處,露出幾顆僅剩的門牙。

“關注主播點點贊,后面的節目更精彩”,也有網紅主播現場開直播蹭人氣。

第四歡:打糍粑

當天下午,在大營村獨庫苗寨,舉行了打糍粑、吃糍粑活動。

打糍粑、吃糍粑是苗族同胞的傳統習俗,逢年過節要打糍粑,祭祖要用糍粑,修建房屋要用糍粑,重大歡慶要用糍粑。

幾個男子抬出蒸好的糯米飯,放到石窩裡,苗家男女手持竹竿,圍著石窩轉圈,邊轉邊把糯米打得軟糯,慢慢變成了糍粑,再用竹竿把糍粑挑起來,眾人現場分食,誰奪得第一塊就叫搶得“頭彩”,預示著好運連連。

第五歡:長桌宴

苗族長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與隆重禮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通常用於接親嫁女、滿月酒以及村寨聯誼宴飲活動。

在大營村獨庫苗寨的廣場上,兩排長桌宴一字擺開,坐滿了當地村民,還有參加過節的游客。

桌面上擺滿了苗族的傳統佳肴全蒸雞、清燉牛肉、蓋碗肉,雞蛋洋芋,水豆腐等。

在一片歡樂祥和中,苗家男子吹著蘆笙,苗家女子端著水花酒,逐一敬酒,大家都融入節日的喜慶氛圍中。

第六歡:篝火晚會

篝火晚會是為了慶祝節日,是一種歡樂的象征。

當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穿著節日盛裝的苗族男女與賓客手拉著手,伴著音樂,圍在篝火狂歡起舞。

夜已深,圍著篝火,人們久久不願離去,意猶未盡。(鄭吉軍、鐘歡、何志剛、劉倩、葉闖)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