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胡瑞忠——

“大自然就是開展研究的大舞台”(講述·弘揚科學家精神)

本報記者 程 煥
2023年02月17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物名片

胡瑞忠:1958年12月生,湖南道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礦產資源成礦規律與找礦預測研究,在現代礦床學研究方法、陸內成礦理論及找礦預測研究等領域取得創新成果,曾獲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等獎項,以及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走進位於貴州貴陽市觀山湖區的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礦物岩石陳列館裡,上千種形態各異的石頭靜靜躺在櫥窗內,它們有的歷盡滄桑,曾深藏地底,有的曾裸露於地表,承受過億萬年風吹日晒,還有的曾劃破長空,以“天外來客”身份來到地球……

每一塊色彩斑斕的礦物岩石,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成長歷程,也蘊含著獨特的研究價值。作為礦床學家,胡瑞忠的工作就是對各種礦石開展分析研究,確定它們的物質組成、成礦條件與找礦標志,為礦產資源精准勘查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學方法。

刻苦學習,從一名初中代課教師成長為地質科研工作者

來到實驗室,穿上白大褂,胡瑞忠小心翼翼地將礦石樣品放入精密儀器中。很快,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不同形狀的曲線和圖像,他一邊緊盯曲線和圖像的變化,一邊耐心地講解著其中的規律。學生們認真聽講,筆記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知識點……

這樣的教學場景放在40多年前,胡瑞忠想都不敢想。“那會兒我還是一名代課老師,教初中數學,上大學對我來說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1977年恢復高考,為這位19歲的農村青年打開了改變命運的大門。

經過兩個月的緊張復習,胡瑞忠順利考入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胡瑞忠格外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把滿腔熱情投入學習中。通過不懈努力,他在成都地質學院從本科生一路讀到博士生,在地質學家金景福等老師的指導下,一步步走進夢想中的學術殿堂。“老師們的高尚品行、豐富學識,深深地影響了我。”胡瑞忠說。

當年跟著導師進礦山實習的情景,胡瑞忠仍歷歷在目。由於交通不便,胡瑞忠要先坐兩天火車再轉汽車,前后顛簸三四天,才能到達位於廣東韶關的礦山。到了以后,導師帶著大家實地觀察、講解原理、實踐操作,一起對礦床成礦理論、成礦規律等進行研究,一待就是幾十天。“正是老一輩科學家的教導帶動,激發了我投身地質事業的熱情。”胡瑞忠說。

瞄准前沿,探究陸內成礦規律並拓展找礦應用體系

博士畢業后,胡瑞忠留校任教。一年后,他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一次,胡瑞忠在報紙上了解到,雖然我國很多礦產資源十分緊缺,但找礦潛力仍很大,“關鍵是缺少找礦技術!”這篇文章深深觸動了胡瑞忠,此后,他主動承擔礦產資源相關研究項目,瞄准學科前沿,全力開展礦床成礦模式和成因分類研究,並創造性地提出“地幔排氣鈾成礦模式”和以礦化劑為主線的分類方案。這一理論成果,對相關礦產勘查有著重要意義。

隨著一系列研究成果的發表,胡瑞忠開始在學術界嶄露頭角,收到了很多單位的邀請。“我看中的是研究環境,而不是生活條件。大自然就是開展研究的大舞台,與礦山離得越近,越能做出有價值的科研成果。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平台就很好,是從事成礦規律和找礦預測研究的好地方。”1991年,博士后出站的胡瑞忠,放棄了去沿海城市發展的機會,選擇留在貴州工作。

胡瑞忠立足西南,面向全國,以鐵、銅、金、銻、鉛、鋅、鎢、錫和分散元素等重要礦種為研究對象,對大規模成礦作用與大型礦集區預測、大面積低溫成礦作用等前沿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從1999年開始,胡瑞忠帶領團隊圍繞探究華南陸塊陸內成礦作用研發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

“除了野外考察,大多數工作都是在實驗室完成的。”為了盡快攻克科研難題,胡瑞忠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度過,不是做數據分析研究,就是開展基於計算和實驗的模擬研究,幾乎每天都是辦公室、實驗室和家“三點一線”。

“以往的成礦理論主要注重板塊邊緣,其實大陸板塊內部也能成礦,但大陸板塊內部的礦是如何形成的,這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胡瑞忠發現,大陸板塊內部極具成礦潛力。通過10多年艱辛探索,他的團隊終於揭開了華南陸塊3個成礦系統的成礦年代格架及其與主要地質事件的關系和成礦過程,並建立了以“多塊體作用驅動、陸殼供給礦源、高低溫礦並重、成礦面狀展布”為重點的大陸板塊內部成礦新理論。胡瑞忠領銜的“華南陸塊中生代陸內成礦作用”成果,拓展了礦床學的理論和找礦應用體系,獲得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這些成果既是站在前輩們肩膀上取得的,也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我所做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胡瑞忠謙虛地說。

言傳身教,帶領學生開展野外調查、傳承好學風

滿頭烏發,聲音洪亮,盡管年逾花甲,胡瑞忠仍精神飽滿,尤其談到專業領域時,思維敏捷,充滿熱情。在他看來,在繁重的科研壓力下,自己還能保持一個好的狀態,得益於長期野外調查,艱苦的環境既強健體魄又磨煉意志。

“旁邊就是懸崖峭壁,肯定會怕。”進入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不久,胡瑞忠就前往青藏高原開展科學考察。有一次,胡瑞忠背著採集到的20多公斤樣品,邊走邊想問題,腳下一滑,打了個趔趄。旁邊就是峽谷,山路又窄又滑,路邊長著一些稀疏的雜草和小灌木。幸好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身邊的灌木枝,才沒滑下去。

經歷了高山峽谷、高原缺氧以及強紫外線等考驗,胡瑞忠終於在青藏高原找到了合適的礦石樣品。此次科考的研究論文很快在權威雜志上發表,胡瑞忠還帶著這項科研成果受邀參加了國際學術交流。

胡瑞忠特別重視野外調查,有時甚至一年裡有超過3個月的時間外出調查採樣。“野外調查是地質研究的基礎,做學問沒捷徑可走,唯有腳踏實地。”胡瑞忠說。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學生們也喜歡到野外開展調查採樣,其中不少人已成為這一領域的中堅力量,有6人還獲得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與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除了野外科考、在實驗室裡鑽研,胡瑞忠深知,要提升科研水平,學術交流必不可少。“實踐與理論,不可偏廢。”從1999年開始,胡瑞忠領銜創建了兩年一屆的“全國成礦理論與找礦方法”系列學術研討會。如今,這個學術會議已成為我國礦床學界的一個重要學術交流平台。他還先后10余次擔任礦床學界國際學術會議組委會主席、副主席和專題召集人,為推動國際礦床學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43種主要礦產中我國目前有30多種的消費量居全球第一,有很多礦產的對外依存度比較高,我們還任重道遠。”胡瑞忠說。

青年時的胡瑞忠有不少業余愛好,自學過書法和繪畫,也拉得一手好二胡,因為工作繁忙,這些愛好都漸漸生疏了。他說,等閑暇時再把這些愛好拾起來,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記者手記

腳踏實地  科研攻關

採訪胡瑞忠的過程比較曲折,斷斷續續地持續了半年,甚至有一次已經見了面,又因他臨時有事不得不改期。胡瑞忠的確太忙了,日歷本上寫滿了待辦事項,都是與科研相關的工作。

自求學以來,胡瑞忠扎根西部大地40多年,在礦床學理論和找礦預測方法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在貴州工作的數十年,他的足跡踏遍那裡的山山水水,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傾盡全力,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胡瑞忠從不滿足於已有成績,總是說地質科研工作者還須負重前行。胡瑞忠時刻不忘金景福、涂光熾、歐陽自遠等老一輩科學家的教誨,也正是因為這些老師的教導,他才擁有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和境界。良好的學風和扎實的功底,在胡瑞忠和他的學生們身上傳承,他們立志並正在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7日   第 06 版)

(責編:敖嘉鈺(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