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銅仁視窗>>旅游文化

銅仁石阡:“雲端新華”奮筆疾書“水墨畫卷”

2021年07月21日09:1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錦繡出雲海,聲驚麗日天。

曉月當空,晨曦初照,絢爛柔和的光,穿過茫茫霧海,洒落在佛頂山東麓新華村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雞鳴、狗吠、羊咩、牛哞陣陣,浸過繚繞的晨霧,打破了鄉間清晨的恬靜,雲端上的勤勞人家,霎時生機勃發。青瓦、白牆、田園、綠地片片,隨著流淌的水墨,勾勒出錯落有致的村落,村寨裡的男女老幼,各自怡然自得。鳥唱、虫吟、蝶舞、蟬鳴聲聲,透過蔥蘢的草木,唱出了青山綠水的厚德,原野上的無限美景,讓人流連沉醉。斑駁的光影,絢爛的色彩,美妙的聲音,把“雲端新華”這片神奇土地上的傳統村落、山裡人家、綠色田園,印染成了一幅鮮活的水墨長卷,生動演繹醉美的山水樂章。

近年來,石阡縣新華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扎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打好“生態牌”、念好“山字經”、做強“茶文章”、激活“特文化”,圍繞綠色發展生態,不斷拓展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傾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環境,挖掘傳承傳統特色文明文化,綜合提升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合力奮筆疾書“雲端新華”醉美的“水墨畫卷”。

以苔茶生產為經,在崇山峻嶺中勾勒“綠色生態畫卷”

佛頂山,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是佛教名山梵淨山的姊妹山,常年雲霧繚繞,空氣濕度較大,生態植被良好,為優質苔茶生產培植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仙人洞位於佛頂山東麓的崇山峻嶺之中,在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新華村。該村一年四季雲蒸霞蔚,黃壤兼油沙的獨特土質,是干淨茶、生態茶、健康茶的“深閨”。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等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一千年前,陸羽就如是評價夷州茶。

“石阡茶葉始於唐宋,種茶、飲茶盛於明朝,黔省各屬皆產茶…石阡茶…皆為貢品”。明萬歷《貴州通志》這樣贊譽石阡茶。

“民國二十五年,貴陽開全省展銷會,石阡茶獲優質獎章。”1940年《楊大恩鄉土教材輯要》如是記載石阡茶。

“民國三十一年,全省當年產茶11500余擔,其中石阡產茶1000擔。”石阡茶產量僅次安順、湄潭之后,位居全省第三。

“茶葉生產、前途無量”的錦旗,在1959年的全國首屆群英會中,被石阡縣新華大隊副支書譚仁義從北京帶回。

2011年,貴州省茶文化研究會、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茶葉協會授與石阡五德鎮“苔茶發源地”殊榮。

“吃好茶,到新華。”這是思南一楊姓茶葉客商長期到新華收購茶葉的真情表達。

苔茶,歷來就是石阡縣新華村的一張“特色名片”,更是新華村人引以為傲的“金字招牌”。

王飛,生於1967年,土生土長的新華村人。1999年前,他曾是五德供銷社職工,主要從事茶葉的評審、收購、銷售等工作,對新華茶葉情有獨鐘,對優質苔茶獨具慧眼。

一朝與茶結緣,一生對茶傾情。

1999年,因企業改制,王飛從供銷社下崗。他在茶產業發展極其艱難的時刻,毅然承包了60多畝老茶園,一邊加強管理,一邊科學改造。

2002年,石阡縣夷州貢茶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並於2005年注冊了“華貫”牌苔茶系列商標。2009年,成立了石阡縣新華村茶葉生產農業專業合作社。

特色產業發展機遇稍縱即逝,但也隻有絕少數人抓得住、抓得牢、抓得好。

“新華、碧興、仡來、長興4村合並為新華村后,我在2005年被群眾選舉為村委會副主任,這是我沒預料到的,同時也為大面積、示范性、規模化種植苔茶注入了新動能。”王飛在談及搶機遇、抓產業、做特色時如是坦言。

採茶。

2006年,新華村搶抓全縣實施退耕還林重大發展機遇,全村掀起了科學化改造老茶園、規模化規范化建設苔茶園熱潮,該村660余戶群眾種植苔茶5000多畝,標准化種植、科學化管護、精細化加工、市場化銷售的“種管制售”發展模式初具雛形,群眾走上了一條“公司+基地+合作社+茶農”的苔茶產業發展之路。

“苔茶如何才能‘前途無量’?這是我作為村級‘領頭雁’必須深思的大問題,更是作為公司長遠發展必須破解的難題。”王飛談到發展壯大苔茶產業時這樣剖析。

結合綠色、有機、原生態發展要求,以及新華村和周邊村種茶歷史悠久、茶葉品質優良、無工業污染、無農藥殘留等實際,確立了“山上是茶園、山腰是花園、山下是果園”的發展方向。王飛用滿腔赤誠,飽含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對發展壯大苔茶產業的執著,致力於主導產業的長遠發展和父老鄉親的信任,必須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思路、變“劣勢”為“優勢”。基本實現了“家家有茶園、戶戶能加工、人人能創收”的目標,苔茶產業成了助推群眾脫貧摘帽、鞏固脫貧成果、拓展增收渠道、推動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

“像我這把年紀人,從來沒離開過茶,也離不開茶,一年四季都在茶園裡掙錢,是以前沒有想到過的。”新華村劉家嘴組86歲的饒同英老人,她見証了新華村苔茶產業的發展歷程,也享受到了苔茶產業發展帶給她的紅利。

在仙人洞之巔放眼環顧,茶山層層疊疊,延著五德至坪山公路的天子嶺沿線東西向延展。初春至盛夏時節,勤勞淳朴的新華村的男女老少都在茶園裡採茶創收,享受著苔茶產業發展壯大帶來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華村及周邊村茶農,在佛頂山麓仙人洞旁的崇山峻嶺之間,用聰明的智慧的勤勞的雙手,勾勒出了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綠色生態水墨畫卷。

截止目前,全村298戶群眾規模化、標准化種植苔茶3000多畝。2014年,該村茶農茶葉生產戶均創收突破10000元。

以宜居宜業為絡,在雲端天街上建設“幸福山裡人家”

2009年,新華、碧興、仡來3個村合並為新華村,王飛作為村委會主任,率領黨員、村干部、群眾代表、種茶大戶前往湄潭縣參觀,看到原新華大隊副支書譚仁義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的合影時感觸頗深。

“譚支書在那個生產力發展極其落后的年代,就把茶葉做得那麼好,挑著茶葉上北京參加全國首屆群英會。”作為群眾產業發展“主心骨”的王飛,在他看來,沒有理由不把苔茶產業做好,更沒有理由讓父老鄉親座在“綠色銀行”裡“吃低保”。

要發展,必須引領群眾轉變傳統觀念,打破思想藩籬。要發展,群眾必須拿到真金白銀,享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

“考察回來的第二天,我們就組織參觀學習回來的群眾來開會,一方面聽取他們發展意願,另一方面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共同找准苔茶產業發展壯大的制約瓶頸。”原新華村支部書記李洪顯回憶起當年干產業,仍舊雄心壯志、豪情滿懷。

如何掀起科學化種茶、精細化管茶、標准化採茶、專業化制茶、網絡化售茶的熱潮,全力把茶產業培育成新時代農民增收創收的增長點、鞏固脫貧成效的突破口、高效生態農業的新亮點,新華村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實踐。

村組黨員干部躬身示范,帶頭標准化建設苔茶種植示范基地﹔培訓專業技術員,點對點指導群眾科學化種茶、管茶、採茶﹔反復走進群眾家中,面對面宣傳發展茶葉能帶來紅利。

一時之間,新華村的黨員和村干部成了引領發展的“頭雁”,無論是嚴寒酷暑,隻要在苔茶基地,都可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群眾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掀起了種茶管茶熱潮,茶葉生產各項工作如火如荼、有條不紊。

一朝傾心於茶,一生感恩於茶。

“在我們這樣的偏遠山村,標准化、規模化建設苔茶示范基地,相當於給老百姓開了‘發展銀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阡苔茶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飛說,“種茶,既保護了這一片片綠水青山,又換來了這一堆堆金山銀山。”

2014年,新華村僅靠季節性採茶創收的“萬元戶”有近50戶。“我們兩個關系還可以,可以幫你栽點茶葉”的戲謔,一婁姓茶農看到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靠採茶能創收后,他主動把自家的旱田、好土全部標准化種上茶葉了,也享受到種植苔茶帶來的實惠。

清明節前后近兩個月的時間,苔茶品質好、茶青收購價格高。群眾不誤農時競相採茶,茶青交售成了茶區群眾就近創收的主要渠道。勞動之樂、採茶之趣、收獲之愉盡在茶農一摘一放之中,新華村及周邊村的男女老少,在蒼翠欲滴的茶園裡繪織起一幅幅生動和諧的採春圖。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新華村搶抓脫貧攻堅重大發展機遇,以生態移民搬遷項目工程建設為契機,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切入點,圍繞“四好農村公路”過境和“苔茶發源地”特色名片,組織對地質滑坡帶、偏遠村組、交通不便的農戶進行集中性、規劃性生態移民搬遷,注重“產村景一體、山水田融合、文衛教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規劃建設成一條涵蓋苔茶種植、精深加工、產品銷售、文化傳承和慢生活體驗於一體的農特產品集貿市場,傾力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融合發展示范,搬遷戶變成了“雲端天街”裡的“幸福山裡人家”。

2017年7月15日,新華村集貿正式開啟,該村及周邊數十個村組、成千上萬群眾期盼已久的苔茶產業一條街商賈雲集,客商們把日雜百貨、風味小吃、水果蔬菜、肉類等物品轉運到街上,客商笑了,方圓十裡八鄉前來趕場的男女老少樂了。

炒茶。

“兄弟,好久不見,進屋來座,吃杯茶,解個暑。”日前,適逢新華趕場天,筆者得到了生態移民搬遷戶譚文軍夫婦的熱情招呼。

“我們好幾十戶人家集中搬遷到這裡,街建成了,生活環境也好了,既不會耽誤就近務工增收。”譚文軍滿懷喜悅介紹他搬遷前后的感受,還談到了部分群眾的真實想法。“還有很多群眾在等機會,他們也想把房子搬遷到新華集貿周邊來。”

每月逢農歷三、八正常趕場。目前,該村70多戶群眾已在“雲端天街”安居樂業,隨著金融行業的助力、醫療團隊的加入、文化產業的融入,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已基本打通,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以傳承文化為脈,在人文懷抱裡彈唱“古色古香曲調”

茶,既是綠色原生態的健康飲品,又是特色文明文化的結晶,也是待人接物、交朋接友的基本禮遇。

新華村的高海拔、寡日照、原生態、黃壤兼油沙,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就注定新華村這一方淨土能產茶、產好茶。

要喝生態茶,得種好茶、管好茶、採好茶、制好茶。

茶葉品質的優劣,既取決於茶樹的品種,又取決於茶葉的品質,更依賴於制茶工藝。無論是茶葉的外形、茶葉的內涵,一杯回味悠長的清香淡雅之中,無不蘊藏著生態環境符號、微量元素含量、古法制茶工藝,一杯一壺,別具匠心,容納著滿滿的人文情懷。

李洪顯是世居於新華村仙人洞旁中洞組的茶農,他對種植苔茶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在冬末春初季節,在這片土地上,以播種苔茶母本茶籽的方式,茶樹品質基本不會發生變異。

採茶,常人看來,不就是把茶葉從茶樹上摘下來就可以了嗎?但還真的不是這樣。在有60多年採茶經驗的陳光樹老人眼裡,明前翠芽怎麼採、毛峰茶怎麼採、大眾茶如何採,皆有法可依、有矩可循。

一朝痴情於茶,一生傾心於茶。

“特別是明前翠芽,如果採摘的芽頭不飽滿、採茶的手法不對,加工出的茶葉品質基本達不到佳品級別,還會使同批次的產品大打折扣。”王飛如是評判制作高端茶採茶技藝的重要性。

今年,第一批來自碧興、仡來、地印等周邊村組的100多名茶農,他們在模擬家庭式作坊間連續培訓了10天,除了理論講解,更多的是現場操作。苔茶的制作過程,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塑形過程,而是一道古法制茶精深工藝的全程展示,每個環節都是細節,各個制茶細節都影響著苔茶的品質。

“我們手工制作毛峰茶,各個環節溫度的控制、揉捻的力度和手法、攤晾的溫度和濕度、烘焙的技巧等各個制作環節都非常嚴謹。”王飛在手工制作苔茶培訓班如是講解制茶過程各個環節的重要性。“傾心於從茶葉的外形、內在、香味、湯色、沖泡等關鍵環節著力,茶才會有內涵、有文化、有精神,才會形意神兼具、色香味俱陳。”

在王飛看來,種茶是文化,管茶是文化,採茶是文化,制茶是文化,喝茶同樣是文化。

近年來,石阡縣夷州貢茶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華貫”牌苔茶系列產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茶博會,先后斬獲“中茶杯一等將”“金獎”“金芽獎”“特等金獎”等多項殊榮。成功申報為國家地理保護產品,石阡苔茶被評為“貴州三大名茶”“中國著名品牌”“中國優質產品”“中國馳名商標”,“華貫”牌石阡苔茶產品為第二批“貴州老字號”認証。

石阡苔茶早已譽滿中華、蜚聲世界。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鮮嫩的茶葉。

茶燈,是伴隨著茶葉生產而衍生出來的特色文明文化,雖已歷經千年變遷,至今,新華村及其周邊村,農歷每年的正月初七八,還有群眾自發組織挨家挨戶唱茶燈、鬧元宵、賀新春的習俗。

“大約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七八,茶燈就開始在竄周圍的寨子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左右結束。”新華村劉家嘴組陳光美是傳統茶燈文化的老藝人,從小就一直跟著茶燈隊,吹打唱跳,樣樣在行。

“一個集市的長遠發展,絕對離不開特色主導產業蓬勃發展壯大的堅強支撐,更離不開傳統文明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在王飛滿眼都是產業融合發展和文化發揚傳承的新畫卷。

石阡不光有說春文化、茶燈文化、龍燈文化,還有獨具特色的儺戲、農耕文明的薅草鑼鼓,傳統的豎柱上梁、開財門、孝歌勸世文等說唱文化,以及編織、雕刻、繡工、造紙、彩繪等傳統工藝,這些文化需要后繼有人,我們對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會更加自信、信心滿懷。

我們期盼,“雲端新華”的茶葉產業一條街,除了讓群眾安居樂業之外,更要傳承好發展好挖掘好原生態古法制作苔茶的工藝,讓傳統文明文化在“雲端天街”能再現昔日古色古香韻味、再展今朝特色文化風採。

在新華——石阡苔茶拓展了家家戶戶的“致富路”!

在新華——石阡苔茶匯聚起特色集貿的“群英會”!

在新華——石阡苔茶將呈現傳統文化的“鴻門宴”!(圖/文 秦楚焱、孫偉)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