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寨管家”奏響鄉村治理“協奏曲”

2020年08月31日09:32  來源:貴州日報
 

金秋八月,丹桂飄香。走進“寨管家”發源地——湄潭縣西河鎮石家寨村,一幅群山環繞、路隨水走、寨隨水布的美麗畫卷映入眼帘。

“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寨”。2019年以來,湄潭縣探索出“3+N”“寨管家”體系,充分發揮農村改革排頭兵作用,增強了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破解了鄉村治理的難點和痛點。

探索:“總管”升級,破解鄉村治理痛點

2018年2月,石家寨村通過驗收退出貧困村序列,但在脫貧攻堅期間建成的串戶路、自來水等基礎設施卻沒人管,村寨環境衛生等問題堪憂。

“好不容易好起來的村子,不能轉眼又變成了老樣子!”石家寨村支部副書記劉林感嘆道。

“因為人手有限,‘大事管不了,小事管不全’成為脫貧成果鞏固階段全鎮眾多村寨管理的最大痛點。”西河鎮黨委副書記朱永兵坦言。

誰來管?怎麼管?一場討論在西河鎮展開。

就在此時,石家寨從日常生活中找到了靈感。“此前寨子裡有紅白喜事,主人家都會找一位有威望的人當總管,統籌酒席期間的所有事情。”劉林說。

“總管一般都是退休黨員、鄉賢寨老,有很高的威望,我們就想著把他們組織起來參與管理。”朱永兵說,建議一提出就得到一致贊成,“誰來管”的問題迎刃而解。

經過近一年的探索,2019年4月,西河鎮將石家寨作為試點,提出“1+1+N”管理體系,即派一名鎮領導和一名村干部,加上每個村民組裡推選的總管,在村支兩委的領導下參與管理,“怎麼管”的問題也得以解決。

試點成效顯著。2019年12月,石家寨村被農業農村部等國家五部委確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初,西河鎮在“1+1+N”管理體系基礎上,將52個村民組分成114個寨子,鎮裡60余名干部分別對應寨子成為“管家”,每個寨子選取5名管事,分別負責水、路、安全等方面內容,形成了每個寨子“一管家五管事”的“1+5”管理模式。

“寨管家”的概念逐漸清晰,一個鄉村治理的模式雛形逐漸顯現。

實踐:破立並舉,構建微型治理體系

西河鎮的做法引起了湄潭縣委、縣政府的重視。

“經過多次深入調研,縣委指出,‘寨管家’應該是在黨組織領導下的一個微治理體系。”湄潭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梁曉進說。

結合西河鎮探索的管理經驗,湄潭縣提出從鄉村治理入手,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上破題的思路。

“破”——細化網格單元,打通治理堵點。

湄潭縣以村民組為基礎,堅持便於組織、管理、服務原則,綜合考慮居住相鄰、人文相近、利益相關等因素,順應民意、尊重民俗,把寨子劃分成100人至500人的鄉村生活共同體並確定寨子名稱,構建起規模適度、適應鄉村治理需要的農村社區網格體系。

“立”——民主推選管家,構建“3+N”“寨管家”治理體系。

每個寨子由鎮黨委選派1名指導員,村黨組織選派1名包保員,村民從有資歷有威望的能人、鄉賢寨老中推選1名寨長擔任管理員,從群眾中推選N名保潔員、管水員、護路員、安全員、護林員等擔任管事員,形成“3+N”“寨管家”小微自治組織架構,推動鎮村力量和重心向寨子下沉。

目前,湄潭已劃定寨子1112個,推選“寨管家”成員4408名,其中,寨長、副寨長1308名,管事員3100名。

為確保“寨管家”立得牢、管得久,湄潭縣還建立財政為主、統籌為輔的經費保障機制,縣、鎮財政每年以2:1比例分擔,按照每個戶籍人口不少於9元預算安排“寨管家”服務群眾專項經費。

“‘寨管家’體系的構建,是鄉村治理的生動實踐,目前來看,優勢明顯。”梁曉進表示,這種模式有效結合區域布局,合理劃分,打破了原來的基層治理格局。

應用:全民參與,形成共治共享格局

今年3月,湄潭出台了《關於推行“寨管家”加強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的指導意見》,“寨管家”在全縣推廣。

“目前這個體系已經多點開花。”梁曉進說,在推廣過程中,全縣各鄉鎮、街道均圍繞自身特點自主創新,將“寨管家”與美麗鄉村建設、交通建設、壩區產業發展等諸多方面融合起來。

“我們馬山鎮就在‘寨管家’體系下提出了‘四個三’模式。”湄潭縣馬山鎮黨委副書記胡湄江告訴記者,“四個三”(三共:共同目標、共同責任、共享資源﹔三通:聯系通暢、信息暢通、交通暢通﹔三無:無違法亂紀人員、無上訪鬧訪人員、無違法違規建筑﹔三新:黨員帶頭模范作用有新體現、壩區建設有新發展、寨子管理有新提升)包含了美麗鄉村建設、壩區產業發展、文化生活等12個方面,老百姓從曾經的被動接受變成了主動參與。

而在復興鎮八角山組,通組公路較窄一直限制當地鄉村旅游發展,在寨長范廷國的組織下,村民積極捐款投勞,將原來4.5米寬的通組路擴寬到6米。

“當時我以個人名義為寨子修路發起捐款,幾天時間就籌集了近十萬元。”范廷國說。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湄江街道的東南居。當地屬於縣城規劃范圍,一直以來拆遷工作是“老大難”問題。

“有一家人長期在外打工,導致整個拆遷工作停滯不前。因為他們的寨長威望高,通過電話溝通,對方讓寨長直接做主,拆遷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東南居黨總支書記李明說。

自全面推廣以來,湄潭縣各個鄉鎮都在“寨管家”體系下積極創新,政府從一手包辦變成引導群眾干,群眾積極參與到村寨的建設、治理中來,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逐漸形成。(范力)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