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曹溢
近日,遼寧省紀委監委通報了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副鎮長孫志國、長甸鎮樺樹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軍等人弄虛作假、虛報脫貧問題。2018年,在貧困戶李某家危房改造尚未動工的情況下,村“兩委”就提前將其作為脫貧戶上報“摘了帽”,至今李某還未入住新房。房子還在蓋,就急匆匆填表給貧困戶“摘了帽”,表面上打的是“時間差”,實際卻暴露出扶貧領域弄虛作假的形式主義問題,也給各地各部門再次敲響警鐘。
決戰脫貧攻堅進入收官階段,抓緊時間啃“硬骨頭”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但也要堅持實事求是、注重質量、穩扎穩打,切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為了面子好看、數字“清零”就動歪腦筋、耍小聰明,玩那些“打時間差”“數字游戲”的把戲。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而且遲早會露餡兒。從近期通報的案例看,脫貧攻堅中搞虛假脫貧、數字脫貧的並非個案。有的地方把沒干的說成干了,不改造危房卻斥巨資“刷白牆”,結果被刷白的公廁沒水又沒電﹔有的黨員干部把沒干完的說成干完了,明知實際進展離工作標准差距較大,仍按完成100%上報﹔還有的黨員領導干部為了“面子好看”,下通知強行攤派直播帶貨購買任務。不把心思放在為貧困群眾找出路、謀發展上,政績刷得再鮮亮,也是“有了面子丟了裡子”,最終面子也會不保。
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形式主義問題,很多時候根子在上面。從樺樹甸村這起案例看,長甸鎮分管扶貧工作的副鎮長孫志國、扶貧辦副主任丁學忠,明知李某家新房剛動工,就將其作為脫貧戶上報。此后,又不顧冬季建房存在質量隱患,多次督促加快施工進度,致使新建房屋存在質量問題,無法入住。中辦印發的《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証的通知》明確要求,從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抓起改起,目的就是樹立正確導向,把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各級黨組織務必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宗旨意識,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決不能拿形式主義敷衍了事,避免基層干部因負擔過重而弄虛作假,做到真減負、減真負。
廣大黨員、干部則要清醒認識到,減負不是減擔當、減責任,更不是減低工作標准和要求,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抓落實上。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標准不會降、時間更不會變,必須以隻爭朝夕、奮力拼搏的態度和作風扎扎實實完成各項任務。如果還抱著“對付對付就完事兒”的心態不用心、不務實、不盡力,或者企圖“打時間差”蒙混過關,等來的必定是嚴肅問責。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嚴肅問責。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上半年又印發指導意見,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糾正整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整治虛假脫貧、數字脫貧作為當前治理作風問題的重中之重,切實履行監督職責,聚焦扶貧政策、項目、資金落實等關鍵環節,關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新表現,嚴肅問責,通報曝光。同時,要督促各級黨委政府緊盯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突出問題,查補漏洞,糾正問題,健全機制,確保脫貧攻堅成色足、質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