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提升就業能力

2020年07月23日09:12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肖知潞

近日,在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貴州大數據生態食品農產品工程研究中心,一身白色工作服的彭婧坐在一台電腦控制設備前,正記錄著紅托竹蓀液體菌種的溫度、濕度等參數。“在王濤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我們參與了紅托竹蓀液體菌種的相關技術攻關工作。”2016級食品生物技術專業的彭婧,在畢業時申請了學校的科研助理崗位,她沒想到自己可以參與到如此重要的脫貧攻堅的項目實踐中,為脫貧攻堅貢獻一份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為畢業生就業謀新路,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吸納畢業生參與科研工作。根據部門用人需求,在學院學生處、總務處、校企合作處等有用人需求的部門設置部分臨時崗位,用於優秀畢業生留校就業。簡化程序,經面試合格后按相關規定予以聘用,聘用期一年,且畢業一年內可自由擇業。

“吸納優秀的畢業生做科研助理,既能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讓他們在研究領域施展拳腳,為繼續深造或者就業都增加了砝碼。同時也能給實驗團隊帶來創新活力,為科研項目助力。”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生態食品農產品工程研究中心負責人王濤說。

王濤說,以培養適合行業需求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學院將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搭建“政府-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協會-創新創業園區”的創新工程中心模式,打造技術研發、技術培訓、學生實踐、就業創業、對外合作和成果推廣六大功能區,不僅能夠在學習、實訓、實踐等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動手實操能力,還能夠與社會發展進行無縫對接,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性的實用型人才。

聚焦產教深度融合,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助推應用型人才培養。

李小聰是“精准扶貧訂單班”的一名學生。他所在的“精准扶貧訂單班”,是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與貴州數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達成的人才培養創新合作模式。雙方共同開展管理、實習、培訓、科研合作,學院將根據企業用工實操需要與企業共同商討調整定向培養專業、規模和合作方式,貴州數聯科技有限公司也將優先錄用扶貧班畢業生,助力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順利就業。

據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辦副主任吳玫介紹,在貴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印發的《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基礎上,學院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激勵畢業生自主創業、落實“訂單班”規模就業等措施,積極開拓崗位資源,拓寬就業渠道,全力書寫“就業答卷”。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