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火箭少女101隊長Yamy(郭穎)在微博公開一段音頻,引發熱議。音頻中,其所在經紀公司老板徐明朝在內部會議上用“就是丑”“沒有時尚感”“唱歌不好聽”等話語評論Yamy。7月22日,徐明朝承認自己有職場PUA行為,但拒絕向Yamy道歉,認為她“只是想解約,想多賺錢”。
什麼是“職場PUA”?PUA是pick-up artist的縮寫,原指通過誘騙洗腦控制他人精神、欺騙他人感情的“搭訕藝術家”。北大女生包麗自殺就是一樁PUA引發的悲劇。職場PUA則提取PUA中“精神控制”要素,指代發生在上級與下屬之間的洗腦式打壓。
放在具體事例中,可以更清楚地感知職場PUA的套路。藝人究竟好不好看,能力如何,發展路線是否合適,這些問題不是沒有討論余地。但徐明朝自以為是“喊破皇帝新衣的那個孩子”,卻偷換了概念:皇帝穿沒穿衣服是客觀的,不涉及主觀評價,喊出來便一錘定音,而外貌、風格並沒有唯一衡量標准,不存在“喊破”一說。全面否定一名藝人,還不斷強調藝人“自我認知有偏差”,“沒人喜歡你”,並且讓其他下屬站隊表態,主張藝人應該“絕對服從”,顯然是以自己的標准為唯一標准給員工洗腦,讓員工陷入自我懷疑,變得緊張焦慮,進而淪為被控制壓榨的對象。
任何形式的PUA都應當被抵制。與親密關系PUA有所不同的是,職場PUA通常以“批評你是為你好”的面目示人,這往往比“控制你是因為喜歡你”更加難以覺察。但隻要多留心,批評是惡意還是善意,其實可以分辨。比如在背后貶損員工,顯然無法讓員工知道自己的不足,這就不是善意的直言不諱,而是有惡意的人身攻擊。再比如上司批評員工時,不該牽連與工作無關的外貌等內容,在談論工作時,批評規勸也應當就事論事,能力不夠,就說能力,態度不端正,就談態度,沒必要徹底否定員工存在價值。
作為員工,接受合理批評與拒絕職場PUA洗腦不矛盾。遭遇上司指責時,先考慮自己的做法是否有欠缺,如果沒有,就堅持內心自信,保持清醒的自我認知,然后與上級溝通,也許上級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看法和措辭欠妥。如果對方拒絕溝通依然故我,那麼可以向單位其他領導及部門反映情況,維護尊嚴、主張權利絕不是“玻璃心”。最后,還可以離職,或者通過法律手段維權作為備選項。遠離職場PUA,不是逃避責任,而是自我保護。
職場不是玩PUA的地方。管理者對員工時褒時貶、喜怒無常,也許可以達成讓一些員工屈從於自己權威的目的,但長此以往,注定會落得人心離散。事實上,一些人自以為在玩弄人心,不過是無法控制個人好惡的外在表現,既缺乏為人涵養,也沒有領導智慧。需要和職場PUA說不的,不僅僅是受害者。(篤 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