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淨整潔的瀝青路、整齊劃一的商鋪門頭、大氣美觀的綠化,日前,走進遵義路街道的鐵運巷,已是一片全新面貌。“以前路面坑坑窪窪的,下雨都不敢穿拖鞋,現在好咯,都鋪了瀝青路,還規劃了統一的門頭,綠植也放得整整齊齊的,真是大變樣了。”長期在鐵運巷做生意的何先生說。
整治后的鐵運巷。
鐵運巷位於貴陽火車站(行李房)旁,長320米、寬7.5米。因年代久遠,該地存在道路破損、設施老化、環境臟亂等現象。“貴陽火車站是城市的窗口,而鐵運巷就在火車站旁邊,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周邊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們對鐵運巷進行了整路面、整立面、設景觀、換門頭、管理線等五個方面的整治。”遵義路街道辦公共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整治后的鐵運巷。
通過在鐵運巷周邊挖補瀝青砼路面29090平方米,更換檢查井及雨水井200套,翻修花崗岩760平方米,商鋪外立面改造10戶,新建雨水井進水井4座,清洗牆面2500平方米,更換排水40米,並對周邊違章建筑進行拆除、清理,以及對牆面進行重新粉刷,制作統一的宣傳標語。現在的鐵運巷,整體現象得到了大改善。
鐵運巷整治前后對比。
在南明區,與遵義路街道的鐵運巷一起“整容”的,還有油榨街道冶金路和冶金巷。“自南明區啟動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行動以來,油榨街道辦事處高度重視,採用了政府指導、社會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對冶金路和冶金巷進行了路面修繕、瀝青鋪設、綠化、照明等改造。”油榨街道優化營商環境中心主任張潔說。
當天,來到冶金路,居住在冶金路8號、10號樓群院落的劉宗明和劉澤芬兩位阿姨正買完菜往回走,提到冶金路的改造,她們臉上洋溢起了笑容。“路鋪平了,我們出去買菜、散步也不用擔心會被絆倒。你看,這周邊還種上了綠植,規劃了文化牆,感覺小區檔次都提升了。”
整治后的冶金路。
背街小巷是城市路網的“毛細血管”,關乎著城市形象,也與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和形象,給居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出行環境,南明區切實加大對背街小巷的改造力度,按照背街小巷的環衛保潔、佔道經營、私搭亂建、門頭牌匾、亂停亂放、架空管線、市政設施、牆面立面、綠化景觀、夜市攤區等10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並建立街長制,網格化管理機制,推動背街小巷整治長效治理,既改“面子”,又實現“裡子”的蛻變,將惠民利民政策落在實處。
冶金路整治前后對比。
目前,鐵運巷、冶金路、冶金巷、石嶺街等地已相繼完成改造。暢通寬闊的瀝青路,干淨平整的小道,路邊錯落有致的綠植……作為城市“裡子”的背街小巷正在悄然蛻變,“顏值”全面升級。(文/圖 許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