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寧縣簸箕村:黨群聯動助脫貧

2020年07月15日16:3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簸箕村是鎮寧縣江龍鎮深度貧困村之一,居住著布依族、苗族等民族,經濟以傳統種養殖為主。全村共2個自然村民組,總戶數97戶,總人口432人,黨員2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0戶171人。前幾年,村裡產業發展單一,村集體經濟收入空白,基礎設施不完善,如何脫貧致富終究是困擾簸箕村村民們的煩心事。

筑牢“橋頭堡”,讓黨組織戰斗力強起來

2017年,退役多年的韋政龍,看著村裡的許多鄉親還在一成不變地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靠天吃飯,日子毫無進步。他立誓一定要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讓家鄉的父老鄉親也過上好日子。當年他就被選上了村主任,如今又當上了村支書。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任職以來,按照個人特長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相互監督,組建了新的村“兩委”班子。在韋政龍的帶領下,村“兩委”班子馬不停蹄的

走訪黨員群眾找問題,深入致富能人家中拉家常找良策。此外,通過認真研究,先后制定完善了《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等重要內容。

此外,簸箕村黨支部還建立了資源服務隊,率先推行“一站式”服務,為群眾承辦矛盾調解、合作醫療、養老保險、救助申請等服務,真正做到了變“群眾跑腿”為“群眾動嘴,干部跑腿”,變“多次辦理”為“一次辦結”。制度建起來了,人們動起來了。疫情期間,服務隊多次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黨員自發捐款捐物,參與卡點值守。干群關系更加融洽,支部更加團結,群眾圍著黨支部的信心更加堅定。

壯大“生力軍”,讓黨員先鋒模范樹起來

黨組織組織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上,為此簸箕村黨支部開始注重把工作落實重心放在黨員身上。

2017年韋政龍帶頭下成立了簸箕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發展,改變傳統種植產業,種植獼猴桃。

“櫻桃,李子吃慣了,現在要改種獼猴桃,而且紅心獼猴桃賣那麼貴,要是賣不出去虧錢了可怎麼辦?”村民韋政忠說。一開始,群眾不接受,思想有負擔,工作推不開。為打破僵局,村“兩委”成員帶頭挨家挨戶講政策、舉例子、算收入,把工作落實重心放在黨員身上。“年輕人要有想法,黨組織決定的事情,我們黨員要支持,我先干....”韋政龍說。黨員做給群眾看,群眾跟著黨員干,韋政龍以村級公司率先種植紅心獼猴桃80余畝。緊接著,村級致富帶頭人劉勇瞄准時機,找了村裡面其他有發展意願的年輕人成立合作社,種植紅心獼猴桃78畝。

就這樣簸箕村的產業轉型從紅心獼猴桃開始了……如今,經過2年的細心管護,2020年迎來第二次挂果,目前,獼猴桃長勢良好,根據農業專家預計,明年會迎來豐產期,預計獼猴桃產量可達到 140噸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預計產值達到400萬元左右。

延伸“產業鏈”,讓貧困群眾腰包鼓起來

從收益時間上來看,紅心獼猴桃屬於長期收益的項目,要想帶領群眾發展,短平快的項目必不可少。村支書韋政龍又動起了心思。經過前期對市場的了解,養鵝具有耐粗飼料、易於管理、散養和規模化養殖皆可的特性。說干就干,干就干好。隨后簸箕村黨支部果斷將簸箕深度貧困村50萬元發展資金用於大力發展養鵝項目,選了6250隻優質鵝苗,經過幾個月的精心飼養,現在已經出欄了,由於受疫情期間市場影響,錯過了最佳售賣時期,銷售額與預期收益存在差異,但是簸箕村經營項目的熱情絲毫沒有受影響,韋政龍表示:“當過兵的人對困難永不低頭,接下來,我們會繼續補欄引進優質鵝苗,實現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庄嚴承諾”

打好“組合拳”,讓脫貧攻堅成效實起來

“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必須通過為群眾辦實實在在的事體現出來。”產業有了發展,如何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又成為了簸箕村黨支部關心的一大問題,為此黨支部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整合資源,著力加強公益基礎設施建設,帶領村民們建設美麗鄉村。2017年以來先后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及農村人飲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村小康寨連戶路和庭院硬化全覆蓋,安裝LED太陽能路燈44盞,建設機耕道800余米,修建了村籃球場2個、村文化活動室1個,2460平方米休閑娛樂一體化農家樂1個、供電、通訊信號也實現了全覆蓋。努力終有回報,如今簸箕村39戶16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順利脫貧,簸箕村也已出列。

2018年出列后,簸箕村圍繞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精神文等重點任務,將“黨建+”模式融入中心工作,建立了“黨建+服務”“黨建+文化”“黨建+治理”的“3+1”農村綜合治理體系,在安排部署重點工作時不忘黨建,落實各項工作任務時不忘發揮黨建的政治保障作用,遇到困難時不忘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逐漸形成了“黨建引領助推中心工作,工作實績檢驗黨建成效”的工作格局。春暖花開時,黨員群眾聯合開展義務植樹綠化環境﹔群眾辦事時,村干部為他們到鎮上跑前跑后﹔婚喪嫁娶時,黨員干部帶頭簡朴辦事﹔發生矛盾時,鄉賢主動參與斷事說理…………。

如今,走進簸箕村,寬敞干淨的柏油路面,錯落有致的房屋庭院,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人們茶余飯后坐在一起,談的是村子發展,說的是致富產業,他們無時無刻都見証和感受著簸箕村的嬗變,臉上挂著幸福的笑容,儼然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祥和、安康的農村新景象。(楊慶玲)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