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家風故事(特別策劃·傳紅色基因 承優良家風)

2020年07月01日09: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牛犇近照。本報記者 曹玲娟攝

圖為卓嘎、央宗(左)近照。本報記者 袁 泉攝

電影演員牛犇——

把好日子傳下去

我今年85歲,今年6月,我入黨整整兩年。能在這個年紀入黨,我很珍惜。

我6歲就沒了父母,跟著在電影廠開車的大哥生活,天天在片場裡跑腿。當時劇組裡有一名場記,跟我說你應該讀書,還教我唱歌,“小呀麼小兒郎,背著書包上學堂……”后來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地下工作者。

我從小沒受太多教育,拍戲的劇本就是我的課本。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文化給我的烙印很深,告訴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我在戲裡受到很多教育,比如《紅色娘子軍》裡的洪常青,為了共產主義理想投身革命。我敬佩的很多演員,比如趙丹、黃宗英、王文娟、白楊、劉瓊、秦怡,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些我身邊鮮活的例子,都在教育著我,要跟著共產黨走,一輩子不放棄,時刻要求進步。

新中國成立前,吃不飽飯、流浪街頭的人數不勝數。現在我們豐衣足食,共產黨員不能忘了初心,要把好日子傳下去。

今年,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也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盡量在養老院裡不出門。今天雖然不要求我們像革命先輩那樣拿著刀、扛著槍戰斗,但是好的傳統依然要傳承下去,要盡力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本報記者曹玲娟採訪整理)

西藏卓嘎、央宗姐妹——

守護好幸福家園

我們的家鄉是全國人口最少的鄉——西藏隆子縣玉麥鄉,這裡曾經隻住著我們一家人。這裡也是全國人均面積最大的鄉,全鄉面積達3644平方公裡。我們的家訓是“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守護好建設好這片家園。

玉麥鄉離縣城直線距離40公裡,但要翻過兩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如果遇到極端天氣或滾石滑坡阻斷道路,根本無法通行。

父親常說,“玉麥是國家的土地,我們一定要守好!”在父親帶領下,我們姐妹先后入黨,放牧巡山。有一次,父親買回紅布和黃布,自己制作了國旗。父親不僅將國旗挂在屋頂上,還帶著去放牧。因為隻要國旗在,家就在,我們腳下踩著故鄉的土地,我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

如今的玉麥鄉,早已從“三人鄉”發展到56戶191人,生活條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玉麥有了學校、衛生院、旅游民宿,柏油路修到村裡,夏季放牧點都通了電。

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是玉麥鄉第一個大學生,從西藏大學畢業后,考上了玉麥鄉的公務員。守邊固邊,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和創新。我們一定守護好國土,建設好玉麥,做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本報記者袁泉採訪整理)

湖北省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多做貢獻有擔當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能夠不顧身患絕症、不顧家人擔憂,全身心扑在抗疫工作中?因為這是我的工作,是我的責任。從小,父親常說一句話:“在家盡孝,在外盡忠。”我的理解就是要對家庭盡責任,對社會有擔當。

父親生前對我要求很高,希望我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回報社會。我在讀大學時就立志,要用醫學知識幫助更多人,在奮斗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這種理想抱負讓我滿懷激情,沖進一個又一個救死扶傷的戰場。

我曾作為最年輕的隊員隨中國醫療隊援助阿爾及利亞,也曾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赴四川參與抗震救災、參加“無國界醫生”組織赴巴基斯坦開展人道主義援助,今年,我又投入抗疫工作。家人雖然擔心我,但每次都全力支持,他們覺得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名醫生,如此作為理所當然。

我家有一個共識,要時時審視自己的德能才學,時時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多做貢獻少索取。優良家風在疫情防控期間尤顯重要,是很多家庭渡過難關的精神支撐。在抗疫最緊張的時候,和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我們一家人相互扶持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光。

(本報記者程遠州採訪整理)

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

父親的自律影響著我

自律是我家的家風。我父親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我小時候學琴,樂譜非常少,非音樂科班出身的父親就自己動手抄譜子、刻譜子。他每天凌晨4點起床,將上班前、午休和下班后的時間都用來抄寫樂譜,常常抄到深夜。無論工作多麼辛苦、事情多麼繁雜,每天抄寫樂譜都是父親雷打不動的安排。

那時家裡隻有一盞台燈,父親和我總是一起坐在燈下,我練習拉琴,他抄寫樂譜。每日抄寫樂譜,他堅持了三四十年,直到去世前幾年仍不停筆。他抄的譜子就像打印的一樣工整,可以直接印刷。

父親的自律深深影響著我。我17歲時到意大利參加比賽,由於種種原因,經過30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下飛機后,忍著困倦和疲憊,我依然練琴兩三個小時。現在即便工作繁忙,我每天也會固定留出幾個小時來練琴,如果一兩天不練,手就會僵硬。

我認為人應該對自己有要求、有約束,否則就容易受到誘惑的干擾。我父親一生嚴於律己、從不懈怠、以身作則,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就是家庭,如果家庭擁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和培養,孩子長大了,也會用這樣的行為准則去影響身邊的人,從而影響社會。

(本報記者曹雪盟採訪整理)

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杜富佳——

凡事隻管努力做

我的父母都是農民,在他們朴素的認知與行為裡,蘊藏著為人做事的道理,為我們打下了一輩子的人生底色。

父母是熱心腸的人,村裡鄉親有什麼需要,隻要能幫得上的,都會出一份力,盡一份心。媽媽說,人生是條河,深淺都得過。這次疫情發生后,我想都沒想就說要去武漢,我覺得作為護士,這個時候需要我,我該去。

在武漢抗疫的時候,媽媽很少給我打電話。我知道,媽媽是怕給我壓力,把緊張、牽挂、擔心都放在了心裡。父母對我們的愛很濃烈,但有時候卻顯得似乎特別“狠心”。哥哥杜富國剛負傷那會兒,有很多人關心關注他,但很多“好心”都被爸爸拒絕了。他說,英雄也要回歸平凡生活,要給哥哥大愛,而不是溺愛。

以前,我家所在的貴州山區經濟落后。我很幸運,有開明的父母支持我上學。在中考不理想的情況下,爸媽到處了解還有哪些可以繼續學習的方式,最后他們和哥哥陪我參加了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招考,這才有了今天的我。雖然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知道讀書和學習的重要性。他們常常對我們說,凡事隻管努力去做,其他的不要想太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倪光輝、羅楊採訪整理)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1日 第 11 版)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