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敦煌莫高窟恢復開放首日:省外游客佔比近八成
中新網蘭州5月11日電 (記者 馮志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閉關”逾百天之后於10日恢復開放,其“姊妹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亦將於11日“重啟”。據敦煌研究院統計,莫高窟10日通過“線上線下”共售出927張門票,甘肅省外游客佔比78%。
敦煌研究院10日夜發布消息稱,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轉變,敦煌莫高窟自當日起恢復有序開放。在洞窟的選擇上,考慮到在疫情常態化的情況下,為保証游客在參觀過程中的健康和安全,該院監測中心在一周前即根據多年來的監測數據,從中挑選出了26個具備開放條件的洞窟。
據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部長李萍介紹,這26個洞窟都是甬道入口相對寬敞、洞窟面積比較大、通風、光線條件和內容都比較好的洞窟。該院安排了若干條線路,每組游客可以看8個洞窟,並且在開放之前,即加大了對講解員隊伍的業務培訓,為復工做了充分的准備,接待服務質量更加優化。
莫高窟開放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抓?李萍介紹說,目前尚處於疫情防控期,莫高窟實行網絡實名預約制,推行分時段參觀,一天分為6個時段,並且每天參觀人數不得高於1800人,同時壓小參觀團組人數,由每組25人調整為每組10人。在區間車乘坐上,原本55座的擺渡車被要求隻容納25人。
“為確保游客出游安全,我們嚴格落實查驗健康碼和紅外熱感測量體溫政策,加強服務資源投入,確保秩序管控和服務到位,在景區內安放參觀流程和溫馨提示牌,最大程度的擴大疫情防控影響力,提升游客的防控意識。”李萍表示,該院積極落實重點部位的消毒管理制度,每天都對園區內重點區域及人員聚集區進行消菌殺毒。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敦煌研究院自1月24日起對其所管轄的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寺、榆林窟、西千佛洞暫停開放,並取消臨近開班的研學活動。在戰“疫”期間,該院依托“數字敦煌”成果盡開“雲游”資源,主動“出訪”以文化滋養社會。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一座距今2000余年、內容豐富、規模宏偉的石窟群,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歷史最長久、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藝術寶庫,系中國“四大石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