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重慶特派辦審計人員在扶貧審計中了解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落實情況。(資料圖片)
審計監督是由審計機關依法對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管理使用情況,以及領導干部履行相關責任情況所進行的監督活動,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黨中央令行禁止、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促進依法治國、推進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審計監督與黨內監督目標一致、內容相關、對象交融、手段互補,推動審計監督與黨內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有利於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監督合力,對於增強監督的廣泛性、協同性、有效性,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黨的領導,確保監督正確方向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無論是黨內監督還是審計監督,都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確保監督工作正確方向。
必須堅持經濟體檢與政治體檢相統一。黨內監督的首要職責是政治監督,根本任務是做到“兩個維護”。審計監督的基本職責是經濟監督,但又不局限於經濟,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保証權力規范運行同樣是審計監督的應有之義。審計監督隻有跳出經濟看經濟、用政治視角審視經濟問題,才能切實落實好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為有效貫通打牢堅實的政治基礎。
必須堅持業務屬性與政治屬性相融合。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同時,審計機關堅持依法審計,行使法定職責。業務離不開政治,審計機關隻有把政治屬性與業務屬性、政治功能與業務功能融為一體,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才能與黨內監督一道,更好地發揮監督效能。
必須堅持專業監督與專責監督相協調。黨內監督和審計監督的實踐充分証明,專責監督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權威性,審計監督具有突出的專業性、獨立性,二者在各自的領域有獨特優勢,推動二者貫通協調,在技術、手段、線索和依據等方面相互支撐,就能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推動監督內容貫通,實現全面覆蓋
審計監督對象和內容涵蓋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涉及改革發展穩定等各個方面。審計全覆蓋的要求,與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的總體原則高度契合。
審計監督應當與黨內監督共同發力,著力彌合監督盲區,做到監督全覆蓋。一方面,要聚焦監督內容的共同性,拓展監督深度。發現和揭露違紀違法問題是黨內監督和審計監督的共同著力點。審計過程中,要重點關注被審計單位和相關人員重大違紀違法行為情況、所在行業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執行情況,以及出現重大違紀違法行為的動機和原因等,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確保証據完備、定性准確,為線索移送和后續查處提供精准支撐。另一方面,要統籌監督內容的差異性,拓寬監督廣度。當前,監督對象多、監督任務重與監督資源不足、監督力量有限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審計機關應當充分發揮計劃安排的主動性、組織模式的靈活性、監督覆蓋的廣泛性、揭示問題的及時性、人員隊伍的專業性等優勢,在重大政策跟蹤、經濟責任、財政、金融、民生、資源環境等審計工作中,充分考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要求,更好地統籌局部與整體、單向與多元的監督效能,更加關注不同對象、環節、領域的共性和個性問題,為黨內監督提供廣泛深入的參考依據,有效提升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作用。
推動監督機制貫通,確保順暢銜接
機制是要素有序運行的橋梁和保障。各類監督主體隻有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基礎上,建立起高效銜接、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才能實現信息互通、監督互動、措施互補、成果互享。
進一步暢通與紀檢監察的銜接。要繼續高度重視審計發現問題和線索移送工作,加強探索和研究,健全完善工作機制,規范審計移送行為,提高移送工作質量,促進審計移送工作邁入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軌道,實現審計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銜接協作。
進一步暢通與巡視巡察的銜接。貫徹落實好審計與巡視巡察已有的協調機制,在節點把握、計劃安排、信息互通、情況研判上建立更加科學的配合協作機制,及時向巡視巡察通報審計情況、提供審計資料,把審計機關通報和提供的情況作為巡視巡察工作的重要參考﹔認真落實巡視巡察移交事項,把巡視巡察通報情況作為審計監督的重要內容和工作切入點,提高審計監督、巡視巡察監督質量效率。
進一步暢通與組織人事的銜接。加強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把審計結果和審計評價作為組織人事部門監督管理干部、評價干部履職情況和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參考。要繼續強化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職能,加強審計機關與組織、人事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計劃擬定、情況反饋、結果運用等工作上做好銜接、密切協作,強化對“關鍵少數”尤其是一把手的監督,共同促進權力規范運行,督促干部更好履職盡責。
推動監督力量貫通,形成優勢互補
監督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必須對監督者素質提出更高標准和更嚴要求。做忠誠干淨擔當、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的戰士,既是對黨內監督專責機關的要求,也是對審計機關的要求。
從事監督工作的干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打鐵必須自身硬”,以“正人先正己”的高度自覺,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膽略魄力,堅持原則、認真負責、恪盡職守,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斗爭,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監督職責。
發揮審計人員精通財經知識、熟悉政策法律、了解經濟犯罪規律的優勢,根據黨內監督工作的需要,選派精兵強將參與配合各類案件查處工作,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審計參與案件查處的人才庫和方法庫,為辦案機關提供更多支持。發揮審計人員摸排面上問題、聚焦點上問題經驗豐富、手段多元的優勢,選派精干力量參加巡視工作,在深入推進巡視全覆蓋上發揮更大作用。
進一步加強審計機關自身建設,堅持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努力建設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干部隊伍。加強與黨內監督相關部門的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開展調查研究,拓寬思路視野,抓好學習培訓,拓展能力素質,分享經驗方法。【呂勁鬆 作者單位:審計署機關黨委(巡視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