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編出幸福花

2020年05月03日09:06  來源:貴州日報
 

“又得一把。”4月25日,沿河自治縣城和平街道聯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移民陳樂寬手牽長藤,挽出一朵朵美麗小花,完成古思州藤椅的最后一道工序。

“編一把藤椅需兩三天,賣一把可以賺200元。”久違的自信又寫在陳樂寬的臉上。7年前,他因意外脊梁受傷,家裡生活全靠妻子外出打工支撐,以致負債累累陷入貧困。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陳家迎來轉機。三年前,陳樂寬一家5口從板場鎮楓香村搬進縣城聯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成了城裡人。

但是,搬進城裡的樓房,陳樂寬上下樓梯很吃力,常常需要攙扶,想出去找工作掙錢養家更是困難,他時常自責連累了家人。

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五個體系”,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陳樂寬的人生也迎來了新機遇。去年5月,當地政府免費提供廠房,動員沿河紅峰藤制品公司把加工廠從縣經開區遷至聯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帶動移民在家編織藤椅增收。

沿河藤編已有上百年歷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沿河涼席廠加工的藤制品遠銷新加坡、泰國、緬甸等國,但由於種種原因廠子倒閉了。

2018年,長期從事民族手工藝的蔣曉紅投入上百萬元成立沿河紅峰藤制品有限公司,重金聘請當年沿河涼席廠退休技術人員“傳幫帶”,重新擦亮沿河藤編這塊古老招牌。

記者在公司的加工車間見到,古思州藤椅、古凳、藤制搖床、藤編黑葉猴及白山羊等產品琳琅滿目,精巧工藝令人嘆為觀止。

“傳統藤編隻用青藤和青竹,都產自沿河的大山,村民採來晒干后賣給公司。”蔣曉紅說,工人全部來自安置點及周邊村寨的貧困戶,公司免費技術培訓,學會后免費帶材料回家制作。靈活的就業方式,讓原本行動不便的陳樂寬這樣的搬遷戶,有了一展身手的好機會。

目前,公司有9名像陳樂寬一樣身有殘疾的移民工人。22歲的安世念,幼時大腿受傷至今行走不便,原本以為一輩子要靠家人吃飯的他,當上藤編工人后每月能掙上千元,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古老的沿河藤編工藝讓枯藤開出幸福花。公司已吸納87名聯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搬遷戶、周邊貧困戶,把沿河大山中的枯藤編成藤椅、涼席賣到全國各地。眼下,蔣曉紅正打算把藤編產業延伸到縣內其它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帶動更多搬遷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增收脫貧。(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聰)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