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監督助工程項目建設提速

2020年04月14日08:53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文佳

室外,一台台吊機忙碌著運送建筑材料﹔室內,工人們頭戴安全帽做著場地平整。作為承接2022年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和田徑、足球等比賽的主場館,“小蓮花”是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今年首批復工的建設工程之一。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春節后開工建設的多個項目被擱置,整體施工進度一度落后於預期。”杭州市濱江區紀委監委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組長章仕方說,“為了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我們將監督探頭前移至工程審批環節”。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而工程建設領域是腐敗的易發多發區,制度虛化、監督缺位、權力失控是主要因素。為破解“工程上馬,干部下馬”難題,加快支持建筑企業復工復產,連日來,紀檢監察機關從強化關鍵環節權力的監督制約入手,督促住建部門加快推進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嚴查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問題,用高質量的監督為工程建設項目保駕護航。

施工許可証、規劃許可証是建設項目開工不可或缺的審批材料。針對項目施工資質不全,員工返崗困難等問題,杭州市濱江區紀委監委推動區住建局於近期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2.0”進行了優化,增加“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模塊和“施工圖數字化聯審系統”模塊,推出網上辦、掌上辦等,在線辦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我們提供了在線問題咨詢、指導服務,加大了電子証照、電子印章和電子送達的應用數量,實現了‘人員不跑數據跑’。”濱江區住建局局長郁廷棟說,“目前已全部實現‘不見面’的全流程審批,做到‘系統之外無項目、流程之外無審批’。”

轉包挂靠是工程建設中的一個頑疾。一些工程項目,看似招到了大型知名企業,但光鮮亮麗的“帽子”下是個什麼樣的面目卻無法確定。一些包工頭不擇手段圍標串標、轉包挂靠,違規拿到這些項目,成為黨風廉政和工程質量主要的風險點。

“解決轉包挂靠和圍標串標問題,既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需要,也是加強工程監管的需要。”深圳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組長張彩虹告訴記者,解決這個問題,要各部門形成合力,“兩個責任”貫通協同。循著這一思路,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提出通過“盯人”監督的設想,推動市政府職能部門對參建單位的主要管理人員、項目經理等實行實名制管理和人臉識別現場考勤等做法,把監督延伸到工地,搞清工程到底是誰在建、是誰在管理,做到一竿子管到團隊管到人,一旦要追究責任也能具體到個人,壓縮腐敗空間,提升工程質量。

為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精簡程序、縮短時限,湖南省紀委監委駐省住建廳紀檢監察組在督查中針對中后期動態監管、壓實責任、優化服務等方面的問題督促省住建廳立行立改,形成整改措施6條。目前,湖南省已實現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信息數據平台、管理體系以及監管方式“四統一”,在疫情期間做到“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

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紀委監委督促區建交局建立“簡審批、重監管、強服務”的新型管理服務制度,推進“僅跑一次”“預約服務”“審批承諾制”等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區實行“一口接件、一表申請、一號管理、一網運行、一窗發証”的全流程在線並聯審批。錦江區針對項目促建過程取消審批要件2項,調整7項許可要件為書面承諾,施工許可承諾辦結時限由15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

針對工程建設領域項目開工慢,因轉包、違規分包造成竣工慢等問題,上海市鬆江區紀委監委在督促區建管委推行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實名制”考勤制度,運用人臉識別技術,保証關鍵崗位人員駐守施工現場,從源頭防控轉包、違規分包行為發生的同時,將存在出借資格資質証書、轉包、違規分包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列入“黑名單”。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