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戰疫”“祭掃”兩不誤 別樣清明一樣情

孫遠桃

2020年04月07日15:2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陽市一家長和學生自發在網上參與祭奠活動。石傳玨 攝

登錄中國英烈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平台,點擊“網上祭英烈”欄目為先烈鮮花,進入“英烈紀念館”瀏覽革命先輩英雄事跡,並寫下自己的感言寄語……清明節前夕,貴陽市第十五中學初三年級的20余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對革命先烈的“雲祭掃”。

“和到烈士陵園參加祭掃活動相比,網上祭英烈雖然少了些現場感,但卻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更加詳細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感受革命時代的艱苦卓絕,從而更加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祭掃活動結束,很多同學紛紛表示。

祭祀在“雲端”,追思在心間。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新階段,為確保群眾能夠在安全的提前下做好清明祭掃工作,貴州各地積極採取多種措施,做到“戰疫”與“祭掃”兩不誤,全力確保清明祭掃工作平安有序。

實地祭掃實行“預約制” 倡導多種方式寄哀思

4月2日,貴州省民政廳發出公告,強調當前仍處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要求有序有度開放公墓實地祭掃,倡議市民多種祭掃方式寄相思。公告明確:清明節期間,全省有序開放公墓、骨灰堂或骨灰暫存處等實地祭掃服務,各地要通過微信公眾號、APP、電話預約等方式,科學有序地引導群眾分批限流祭掃、錯峰祭掃,減少人員聚集,不組織開展群眾性祭掃活動。

貴州省貴陽市第十五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正通過“雲祭掃”向革命先烈獻花寄語。趙鬆 攝

前往公墓實地祭掃的群眾,必須佩戴口罩、檢測體溫、掃描貴州健康碼,確認無異常后方可進入園區。同時,必須服從公墓關於入園人數、時段、車輛等管理規定,減少在園內停留時間,不得扎堆、聚集以及在園區內就餐。此外,倡導綠色文明祭掃,嚴防火災安全事故,切實強化服務保障,廣大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充分發揮在疫情防控工作和文明祭掃中的帶頭表率作用,移風易俗,積極傳播正能量、發出好聲音。

“向抗疫犧牲的英雄們致敬!”在開陽縣,來各個學校的6萬余名師生,通過開展居家清明詩文經典誦讀、紅歌傳唱、書畫展示等方式,表達對革命先烈和在戰“疫”中殉職的醫務人員的崇高敬意,實現足不出戶、安全祭掃。

貴陽市南明區則通過組織青年志願者,在社區、學校張貼“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倡議書和發放相關宣傳資料,引導群眾“線上”祭奠。此外,該區還利用融媒體傳播優勢,通過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宣傳陣地,用聲音、圖像等傳播清明文化,播報英烈事跡,引導人們在回顧傳統、緬懷英烈中感受節日氛圍,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尚。

代祭服務表追思 別樣清明一樣情

為切實貫徹落實好清明節相關祭掃工作,有效應對清明節祭掃高峰防疫與服務工作的開展,六盤水市殯儀館立即制定工作方案,對因為疫情不能前來祭掃的市民,採取免費代親祭掃的方式對存放在安息堂的1532名逝者統一敬獻花圈、花籃。

貴州一退伍軍人通過“雲祭掃”祭奠革命先烈。貴陽市南明區宣傳部供圖

黔南州羅甸縣民政局提倡代理祭掃服務,指導殯葬服務機構提供代理祭掃服務,對群眾提出的合理的代理祭掃服務需求盡量予以滿足。一家企業還推出了“鮮花代祭”和免費的公眾號網絡祭掃活動。通過互聯網+實物、實地祭掃的方式,當地群眾可以將已逝親人的影像圖存放在平台中,便於回憶追思,遠在家鄉之外的市民也可以通過“鮮花代祭”,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在貴陽、六盤水、黔南州羅甸縣、畢節市七星關區等地,則在實施限流、限員、實行錯峰祭掃的同時,鼓勵民眾通過舉辦家庭追思會、撰寫緬懷文章、種植花草樹木等非實地祭掃方式來懷念逝者、寄托哀思,盡量避免人群聚集,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退役軍人在網上參與祭掃。貴陽市南明區宣傳部供圖

在疫情防控、預約祭掃、減少聚集、市民自覺錯峰等綜合因素的疊加作用下,貴陽清明祭掃並未出現“井噴”現象,總體呈現安全有序、綠色文明、人流車流同比巨幅減少的特點。4月4日,貴陽市實際進園祭掃人數共24388人,同比下降88.8%﹔進園車輛共5288輛,同比下降87.2%。

“生者平安是對逝者最大的告慰。疫情之下,人們雖然不能親自到墓碑前祭奠先人,但祭掃重在表達感情,隻要有真摯的情感,同樣可以表達敬仰,追思親人。”貴州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鮮花代祭”和“雲祭掃”等方式不像傳統掃墓方式那樣有現場感,但不同的方式,卻表達了相同的心願,也留住了清明文化根脈,讓其成為傳統祭掃方式的有效補充。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