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一縣一業”大力發展皂角產業——

昔日粗加工發展受限 今朝產業鏈逐漸形成

2020年04月07日08:20  來源:貴州日報
 

皂角,生長在皂角樹上的果實,過去人們常常用於去污,比如熬水洗頭,是純天然洗發劑。

在織金縣貓場鎮,種植皂角樹已有多年的歷史。皂角籽剝皮去核而得的皂角精(又稱皂角米或雪蓮子)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當地群眾紛紛開展皂角的粗加工。

隨著加工規模越來越大,當地零散分布的皂角樹,每年最多能提供100噸左右的皂角籽,相對每年數千噸的加工需求量,無疑是杯水車薪。

於是,貓場鎮從事皂角加工的人們紛紛從湖北、山東、山西等盛產皂角的省份進購原材料,眾多當地群眾靠皂角精的粗加工致富。

對這段歷史,貓場鎮川硐村村民李祥感受頗深。1988年,李祥帶著本地的天麻、杜仲等特產到昆明售賣。在市場上,他發現沿海一帶商人很喜歡貴州的山貨。李祥想起了小時候父親曾說,皂角米是好東西,熱天煮粥,可以消暑清火,冷天燉排骨,可以健脾滋腎。

李祥趕回家收購了100多公斤皂角,用祖傳加工工藝,從皂角籽中取出皂角精,並拜托昆明的朋友向台灣、福建、廣東商人推銷,果然被搶購一空。此后,李祥開起了加工廠,成為了小鎮最早開展皂角精粗加工銷售的代表之一。

隨著皂角精粗加工的不斷發展,如今,貓場鎮逐漸演變成西南地區最大的皂角精加工基地。2019年9月,貴州織金皂角精還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性產品。

貓場鎮遠近聞名的皂角精粗加工產業,源於當地有皂角樹。而皂角樹可謂全身都是寶:皂角籽經濟價值高,渾皂角刺是上好藥材,樹木本身也是高價木材。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己開展皂角樹種植,並形成產業鏈條呢?”這些利好信息的疊加,讓織金縣動了發展皂角產業的念頭。

脫貧致富快,全靠產業帶。兩年前,貴州大力實施農村產業革命,進一步堅定了織金縣依托自身優勢,按照“一縣一業”的思路,選准皂角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導特色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全縣規劃3年內種植50萬畝皂角樹。

“過去,織金的皂角加工基本上屬於‘兩頭在外’,從外地購進原材料,產品銷售在外。現在,我們要改變這個局面,從種植、粗加工、精加工,再到形成自己的品牌,佔領市場。”織金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廷勇說。

織金緊扣產業革命“八要素”,推動皂角產業發展,其中,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基地務工、利益分紅等方式增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高漲。如今,50萬畝皂角已基本種植完成。

“2019年,貓場鎮從外地購入皂角籽3900余噸,加工銷售皂角精1600余噸,年產值超過4億元。等全縣規劃種植的50萬畝皂角樹陸續投產后,我們的成本進一步降低,利潤更高。產業的帶動能力更強,也越來越促進產業鏈條的形成。”織金縣皂角產業商會會長謝偉說。

如今,織金不僅成立了皂角產業商會,還以貓場鎮為中心,引入企業推進全縣皂角產業的規模化、標准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其中,集研發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產品展示中心等於一體的“皂角小鎮”正在籌建中。同時,為了彌補群眾短期收益,織金還在皂角地裡套種南瓜、辣椒等“短平快”產業,通過“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方式,形成優勢特色產業,幫助7.5萬人以上實現脫貧致富。(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謝朝政 陳澤爾)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