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告急的情況下,美國一些政客的關注點不是全力抗疫,而是鉚足勁頭抹黑中國。對此,中國有理有據地予以反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直言,美方完全浪費了中方為全世界贏得的寶貴時間。趙立堅、華春瑩則在個人社交媒體上接連發問,提出了“如果美國如此透明,為什麼不邀請世衛組織專家調查在流感季節死亡的2萬人中有多少人死於新冠病毒病例?”等國際社會心底的疑問。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犀利提問戳到了美方痛處。
實際上,中國外交的“火力全開”完全是對美國輿論攻勢的回敬。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發生之后,美國就開始迫不及待詆毀中國:把病毒源頭引向華南海鮮市場,散布“武漢P4病毒所出售實驗動物泄露病毒”的謠言,同時對中國“戰疫”的任何問題都進行制度歸因,甚至信口雌黃把方艙醫院暗指為“集中營”!在本國疫情失控、股市10天內4次熔斷的背景下,特朗普甚至把蓄謀已久的計劃端上台面:發起輿論戰,核心就是“統一口徑,甩鍋中國”。
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都曾把病毒來源指向美國,G7外長會議因不認同美國堅持將新冠病毒污名化為“武漢病毒”而取消發表公報。可美國唯獨對中國的回擊不依不饒,這反映出長期以來,美國對中美關系的錯誤認知:自己可隨意指責抹黑中國,中國即便有理有據也不能回擊。這種“雙標”做派,不就是典型的“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輿論戰本是外交斗爭的形式之一。既然是輿論戰,就不能隻在被罵后反擊,而要善於主動利用戰機。要知道,美國雖然沒有宣傳部,但有更厲害的角色——中情局。原美國海軍情報中心主任湯姆·喬說,“拉攏中國名人作家是一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的行動,收買中國文人十分容易,隻要答應他們在海外刊物上發表文章就行了,乘機鼓勵其重點揭露中國及中國共產黨的錯誤,並緊緊抓住不放。”可見,美國在華搞輿論滲透由來已久。而美國這一波操作則表明,無論我們在抗疫中做出多大犧牲,都會被雞蛋裡挑骨頭。但這不是我們不發聲的理由,恰恰要求我們該回擊就要回擊。
美國並不具備與中國徹底翻臉的資本。各方壓力下的特朗普,已經改口,但不道歉。我們要讓美國明白,中方為捍衛正當權益不惜一戰。美國欺軟怕硬的紙老虎本質未變,你示弱,它必逞強﹔你堅持立場,它就露出原形。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出擊可以看出,過去那種美國恣意發難、中國被動應付的局面正在改變。社交媒體已成為中美外交纏斗的新戰場,以至於有美國議員要推特封殺中方賬號。
從更大視野來看,這其實是一個當前中國處境的縮影。“新中國解決了‘挨打’的問題、‘挨餓’的問題,現在需要解決‘挨罵’的問題。”面對風起雲涌的輿論戰,我們必須將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展示一個更加真實立體的中國,讓世界愈發深刻地感受到,“睡獅已醒,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李慶四)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