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群眾的文化新需求(新語)

張 賀

2020年03月24日09: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公共文化是為群眾服務的,群眾的需求是什麼,公共文化機構就要及時響應去做什麼,群眾在哪裡,相關服務就應去哪裡

  疫情防控期間,文化生活不可或缺。各地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紛紛把服務搬到了“雲”上,直播舞蹈教學、參觀網上博物館、閱讀數字圖書、收聽有聲書、觀看網絡講座……豐富多彩的網絡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了人們的文化需求。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重視。

  數字內容資源陳舊、更新不及時、缺少吸引力。在有的地方,文化資源共享頁面的日點擊量隻有幾十次,一些公共文化服務單位的官網頁面更新遲緩。在短視頻平台上,不少地方圖書館開設了賬號,但發布的大多只是工作性內容,有趣有益的內容還很有限。

  公共文化服務對特殊困難群體的覆蓋還應加強。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但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或是因為沒有網絡或是因為沒有手機等設備沒法上網課,城鄉“數字鴻溝”仍未抹平。面對這種情況,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單位完全可以主動伸出援手。這些年,各級政府大力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軟硬件設施都很完善,面對困難群眾的需求,應該主動提供服務,助力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更廣。

  公共文化非接觸式服務和流動服務不應止步。疫情期間,公共文化雲服務和流動服務成功補位,積累了大量經驗,進行了不少創新探索,有效滿足了群眾的文化需求。戰疫勝利后,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全可以繼續強化,在恢復線下服務的同時,繼續創新探索線上服務,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文化是為群眾服務的,群眾的需求是什麼,公共文化機構就要及時響應去做什麼,群眾在哪裡,相關服務就應去哪裡。疫情期間,公共文化服務尚且如此有聲有色,未來我們完全可以期待更加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養分,滿足需求、滋潤靈魂。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